聚焦“市场有效” 推进深赣共建产业园区建设
2025-05-05

  □钟修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路径。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市场经济发展、产业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赣州与深圳开展共建产业园区建设的合作,是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探索。赣州市委在对标深圳规则规制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要聚焦“市场有效”,加快推进深赣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市场有效”的核心要义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无形之手”充分施展,从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要素市场高效配置,扩大市场开放,这对于加快深赣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聚焦“市场有效”,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石,它们的创新、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决定了园区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在深赣共建产业园区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能够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就业和税收增长,为园区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扶持政策体系。结合自身实际,精准借鉴深圳经验,构建具有针对性与吸引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对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对初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行扶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简化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建立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事项的集中办理,推行网上办事和电子政务,减少企业办事时间和成本,提高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营造浓厚且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深赣共建产业园区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培训、创业交流等活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文化,鼓励企业和创业者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形成良好的生态,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聚焦“市场有效”,推动要素市场高效配置。要素市场配置对产业园区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高效的要素市场配置能够使这些要素流向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和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一是在土地要素配置方面,可以借鉴深圳在土地集约利用和弹性供应方面的经验。根据产业园区不同产业项目的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土地供应政策,对于重大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并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弹性土地供应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加强对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的监管,防止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二是在劳动力要素配置方面,加强与深圳及周边地区的人力资源合作,建立劳动力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劳动力供需情况,为企业招聘提供便利;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根据产业园区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适应园区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三是在资本要素配置方面,加强金融创新,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入驻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园区重点产业和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在技术和数据要素配置方面,加强与深圳的科技创新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深圳的高校、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的数字化建设,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立数据交易平台,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聚焦“市场有效”,扩大市场开放。市场开放对深赣共建产业园区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能够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提升园区产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开放的市场环境能够促进园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园区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市场开放还能够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消费需求,为园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园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一是加强与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对接。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借助深圳的区位优势、市场资源和开放平台,推动产业园区与大湾区在产业协同发展、贸易往来、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间的货物流通;建立健全区域间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协调机制,消除市场壁垒,实现规则对接,促进各类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有序流动。三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鼓励园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商务洽谈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沟通与联系,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政府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开拓的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推动园区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聚焦“市场有效”,积极应对挑战。在政策协同方面,赣州与深圳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政策体系存在差异,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协调困难的问题,影响市场主体的发展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在产业协同方面,赣州与深圳的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差距,如何实现两地产业的有效对接和协同发展,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是产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人才竞争方面,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对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赣州在人才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人才短缺可能制约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针对上述挑战,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一是建立健全深赣两地政府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制定有利于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政策评估和调整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对两地产业发展的研究和规划,明确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引导两地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加强产业对接平台建设,举办产业对接活动,促进两地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和产业链延伸。三是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深圳的人才交流与合作,通过人才柔性引进等方式,吸引深圳的高端人才为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聚焦“市场有效”,推进深赣共建产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要素市场配置和扩大市场开放,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尽管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政策协同、产业协同和人才建设等措施,深赣共建产业园区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对“市场有效”理念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为推动深赣两地乃至更大区域的经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于都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