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珏 罗雅婷
温善连、李德鑫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
定南一小女足出征2024瑞典“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获得季军;
新媒体“青春赣南”影响力指数稳居全国地级市团组织第一;
“99公益节”希望工程“1+1”项目募资额位列全团第一;
首创“客家青年发展大会”被纳入团中央海外统战工作品牌;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首次落地赣州;
…………
薪火相传鸿鹄志,韶华长续奋斗行。过去一年,在党的指引下,在共青团的动员号召下,我市广大青年坚定信念跟党走,练就过硬本领,在赣南这片红色沃土上,用青春书写了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华彩篇章,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挺膺担当,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
思想引领筑牢信念之基
“这些英雄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的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您们为我们负重前行!”……去年6月26日,《致敬缉毒警察》短视频一经发布便在全网引起了轰动,吸引1140余万次浏览、66万多次互动。
15秒短视频、300个作品、百万人点赞、千万级爆款、4亿次流量,如今,“青春赣南”抖音号凝聚全网77万铁杆粉丝,成为青年“追星”的新媒体平台。寥寥数语,直击人心,广大青年网友正是在这一部部震撼心灵的视频作品中,挺起精神脊梁,把稳人生航向,激发报国之志。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过去一年,全市广大青年在文化沁润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亲身实践中筑牢精神之基。
青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播者。去年11月,一部以少共国际师为历史背景,由青年策划、参演,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发的红色精品课程《自古英雄出少年》参加了“奋进新时代 走好新长征”红色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大赛。在和来自全国各地近50个城市236门参赛课程的激烈角逐中,经过精心打磨和层层选拔,闯入决赛并荣获三等奖。该课程让体验者沉浸式体验青年革命者坚定革命信仰的人生,亲身感受共产党员“救国救民,坚决斗争”的信念。
去年9月,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仪式教育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举行:一面从我国航天事业和“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祥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送入太空,成功返回后在新中国建设发展成就重要见证地、重要红色革命纪念地、党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史重要事件发生地等地传递的五星红旗,被护卫到这里,百名少先队员与英雄模范庄严列队,共同见证这面承载着新时代伟大成就和新征程伟大使命的五星红旗在新长征广场冉冉升起。“手捧曾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我仿佛触摸到先辈的信念与祖国的荣光。作为新时代‘红领巾’,我要用知识铺路,像航天人一样勇敢追梦,让脚下的长征路通向更远的地方!”来自于都长征源红军小学六(12)中队少先队员陈子妍激动地说。
过去一年,全市举办各级各类“红领巾爱祖国”主题队日、鼓号队风采展示大赛、青少年国防教育、青少年社会实践、“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循迹式学习活动、“弘扬五四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赣州青年座谈会、青年理论宣讲等近万场,百万青少年在仪式教育和实践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
青年典型榜样以精神感召凝聚奋进力量,以行动示范激发群体共鸣,为青年群体树立可亲、可学、可及的成长范式,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涟漪效应。过去一年,赣州选树全市五四红旗团组织173个、优秀共青团员和团干部344名;选树培育的青年典型廖竹生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推报赣州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荣获第27届江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举办青春分享会等青年交流活动20余场。
暖心护航传递城市温度
“入住体验非常好,设施设备非常完善,可以实现拎包入住。我切身感受到赣州市对青年人才的关怀。”作为“青年驿站”的首位体验者,已经在赣州就业的罗观平对入住体验记忆犹新。
2024年“赣州青年驿站”公益项目正式推出,为来赣州求职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并配套了求职创业指导等一系列政策,有效解决了异地求职青年阶段性住房、求职等操心事、烦心事。
青年驿站只是赣州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一大批解决青年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落地,一系列“惠青利青”举措出台,让广大青年在赣州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在各级团组织的关爱护航中成长发展。
为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面临的“用餐难”“用餐贵”问题,赣州在全省率先探索启动“爱新餐”项目,探索“三个一点”模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惠餐,全年补贴预计超10万餐次,将撬动社会各方让利超100万元。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吃‘夜宵’不如上‘夜校’”……在互联网的宣传作用下,一句句网络热语不断涌入赣州。在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个符合团员青年分布、聚集特点和青年工作多样化需要的“青年夜校”受到热捧。320盏在夜间点亮的灯火,让6672名青年在个人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2024年,在“以体育人”成长实践中,定南一小女足代表中国希望工程出征2024瑞典“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获得季军,成为我省历史上首支登场该世界级赛事并载誉而归的青少年女子足球队。
此前,在和众多省会级大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赣州夺得第十三届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举办权,并于去年暑期如期举办,为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5所农村小学1000多名小球员带来了一场红色教育和体育竞技双重盛宴。特别是争取到篮球季项目在我市104所乡镇中小学实施,覆盖全市三分之一的乡镇,占全国项目总规模的十九分之一,每所中小学每年由姚基金资助的支教服务、物资等价值200万元,惠及8万余名农村孩子。
赣州希望工程是赣州实施青少年公益行动的品牌项目。近年来,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为青少年公益贡献力量。在去年腾讯公益“久久公益节”期间,仅共青团战线就筹集善款240余万元,其中希望工程“1+1”项目募资额占全团28%,位列全国地市团组织第一。2024年募集款物2038.63万元,公益支出2251.43万元。实施“爱心公益超市”“筑梦工程”“流动少年宫”等公益项目,发放物资1200余人次,提供公益学位1534个。
“婚恋难题”是困扰青年的急难愁盼问题。过去一年,4700余名青年在64场青年人才联谊活动中相遇相知,互学互鉴。
城市承载青年梦想,青年引领城市未来。联谊交友活动只是赣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新答卷的一个掠影。2024年,赣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现“五个纳入”,推进21个城市社区开展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试点,出台80项青年发展普惠政策,筹集100万元在全省率先设立青年骑手公益基金。1899名法治副校长走进学校落实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1+1+N”团队服务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挺膺担当擦亮青春底色
“回想自己从一名贫困户,到2020年成功脱贫,2021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再到2023年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等一系列经历,就如同一场梦。这般梦幻的故事,只有在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可能发生!我由衷地感激党和政府的似海恩情。”在日前我市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各界青年座谈会上,温善莲如是说。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过去一年,全市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各领域主战场,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青春在经济发展主战场拼搏。赣州银盛电子有限公司现有员工近百人,青年员工占比超80%。作为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的该公司董事长钟巍,带领公司与多所高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成果转化、就业实习等平台,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赣州就业。同时,注重为青年员工提供专业的学习平台,通过组建青年突击队、设立青年示范岗等方式激活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与激情,持续引进深圳、杭州青年骨干技术人才返乡就业,打造了一支学历高、经验足的青年技术团队,成功开发和申报了先进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50余项。2024年,凝聚广大青年企业家的青企联通过实打实的业绩成功创建为5A级社会组织,广大青年企业家为赣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在乡村全面振兴最前沿奋斗。“新时代好青年,既要仰望星空,心怀‘国之大者’,更要俯下身去,做田间地头的‘泥腿子’。”近日,参加首批江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西部计划地方项目)志愿者段巧玲谈及在信丰县油山镇服务的经历时说,“用一年多的时间去做了一件一辈子难忘的事情。”2024年,107名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奔赴一线,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500余名青年通过“赣鄱乡村好青年”示范培训班、“乡村英才计划”提升技能。近万名留守儿童在267个“童心港湾”、1.6万余场次关爱服务中快乐成长。广大青年志愿者还通过参加300余支“河小青”环保队伍,开展垃圾清理、巡河护河等志愿活动3100余场次。
——青春在社会服务一线坚守。全国新时代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扶摇直上音乐节、赣州马拉松等大型赛会中,万名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春运、中考、高考等人群集中、交通繁忙的时刻,500余名青年走进火车站、汽车站、社区、学校,广泛开展春运暖冬行动、高考爱心服务等活动,服务各类人群2万余人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广东平远、湖南华容灾区,赣青突击队青年跨越千里驰援,转移群众400余人,运送物资300余件。
——青春在扶弱济困各领域奉献。陈昭康是江西理工大学的一名在读大学生,在赣州希望工程捐赠仪式上,他作为受资助代表在发言中讲述了身残志坚的成长历程,表达了感恩奋进报效祖国和社会的志向。2024年,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99公益日”“希望工程助残阳光行动”项目,筹款108.1万元,资助青年541人,在“希望工程1+1助学”项目中筹款134.9万元,资助在校困难学生及困难残疾青少年1130人(其中残疾青少年800人)。
——青春在民族团结路上奋进。2024年,400余名深港澳台青少年通过“龙腾中华”项目首次来到赣州体验红色文化、客家文化;200余名青少年和阿克陶青少年互通书信,畅聊家乡发展变化和个人成长故事;千余名青少年通过“石榴籽一家亲”阿克陶青少年江西(赣州)研学、融情实践夏令营、云上主题队日等赣陶交流互访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6年前,一群热血青年,以舍生忘死的勇气和改天换地的豪情,在历史长卷上镌刻下追求真理、救亡图存的不朽篇章。如今,新时代的赣南青年赓续“五四”薪火,在长征精神和苏区精神的感召下,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激扬青春华章,团旗在青年建功一线高高飘扬。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赣州共青团将以铿锵步伐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青春之名凝聚磅礴力量,团结引领全市青年勇立时代潮头,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的壮阔征程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以实干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本版图片均由团市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