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新阳
说一个人的性格,郭沫若《屈原》里一句台词“宋玉,你这个没骨气的文人”很露骨;写一个人的性格,《红楼梦》中“王熙凤毒设相思局”颇精妙。赞一个人性格的文字多,颂一座城市性格的却少,而誉一方城池“忠诚”的怕只有赣州,《明史》载:王闻赣围久,奖劳之,赐名忠诚府。
清顺治三年(1646年)四月,清军始围孤城赣州,久攻不克。是年六月,南明隆武帝(唐王朱聿键)将赣州城赐名“忠诚府”,以此来褒奖激励赣州军民。
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守城军民一次次击退围城清军,直到十月,查继佐的《罪惟录》如是言:“十月之三日午夜,天雨如火,乱堕营中。北师由小南门逾城入,城中仓卒巷战;总兵刘天驷犹触杀数十人,郭维经急促水师睨炮,连遣四十八门,皆裂。黎明,北师尽入城,城中士民格斗死无算,诸池井积尸几满。”
人在城在,城亡人亡。城破之日,南明兵部尚书杨廷麟投藕塘死,兵部右侍郎万元吉投贡水死,吏、兵二部尚书郭维经入嵯峨寺自焚死,太常寺卿彭期生冠带自缢死,杨廷麟二妾率群婢投井死,乡官卢观象尽室入井死,举人刘日偕母妻弟妇子侄殉节死……
杨廷麟,号兼山,意兼文天祥“文山”与谢枋得“叠山”气节。杨廷麟抗清与文天祥、谢枋得举义军勤王抗元的气节颇相似,他们身上都有一股浩然之气。清初文人魏禧赋诗称颂杨廷麟,其诗《拜杨文正公墓》(其一)云:
荒冢斜阳乱草青,
布衣此日拜门生。
长年魂恋忠诚府,
亘古神依箕尾星。
忠诚,赣州城这一性格已镌刻在历史深处。《明史》说:“自南者失守,列郡风靡。而赣以弹丸,独凭孤城,誓死拒命。岂其兵力果足恃哉,激于义而众心固也。”这是对“忠诚”的最好诠释。
正直,血性,桀骜不屈,是赣州的第二重性格。
赣州,原名虔州,《说文》言“虔,虎行貌”,赣州城与虎所散发出来的气息神似,从东晋太守高琰建城到唐代卢光稠扩地,尽管校书郎董德元上书宋高宗改虔州为赣州,但赣州这“蛮夷之地”,这客家人聚集之所,其正直、血性与桀骜不屈的性格是不变的。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周敦颐来到虔州,担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替法不当死的囚徒开脱死罪而与转运使王逵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并掷地有声地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这就是赣州性格。嘉祐八年(1063年),虔州通判周敦颐在虔完成了《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也是赣州性格。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虔州人曾开与主和派秦桧据理力争,双方剑拔弩张,火光四射。“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曾开曾几兄弟俩虽然被罢黜,但他们血性、正直与桀骜不屈的性格滚烫如火,这又何尝不是赣州性格呢?
热情,开放,这是赣州性格的第三重。
历史上,失意士臣,贬谪骚客,来到赣州,赣州即敞开怀抱热情接待他们,李勉、许圉师、韦绶、韩泰、杨虞卿、沈亚之、苏轼、阳孝本、宋濂、魏禧……不少官宦或从这里起航,或在这里建功立业,灌婴、钟绍京、留正、赵抃、孔宗瀚、刘彝、洪迈、杨万里、辛弃疾、王阳明……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滞留虔州,一日,偕阳孝本“游祥符宫,复观廉泉于光孝寺左,作《廉泉》诗”,两人情谊甚笃,在廉泉旁促膝夜话,通宵达旦,“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朅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赣州让这位谪士通透释然。
如今,改革的春风浩浩荡荡,赣州这座城市正在崛起,水路、陆路,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汇聚思想,交流文化,吞吐物资,赣州正张开怀抱热情迎接四海宾朋。
群山昂首仰天立,双水合一向东流。赣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一定会让它的性格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