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科创沃土 培育时代英才
——赣州三中探索全面育人新路径纪实
2025-06-26

  □易少彬 文/图

  连续28年蝉联全市重点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胜单位,入选江西省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2025届高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喜获丰收……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赣州三中聚焦科技创新育人,如同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赣南大地。一直以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锚定“红色三中”“科创三中”“运动三中”“幸福三中”四大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从早期的“宏志班”“励志班”,到如今全新启航的“科创实验班”,赣州三中始终以创新之姿,书写着教育的奋进篇章。今年,赣州三中“科创计划”面向全市招收100名尖优生组建科创班,以更专业、更系统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英才,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红色文化培根铸魂 

  走进赣州三中,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校园内,一幅幅红色革命宣传画装点着“文化墙”,红色格言高悬于廊道之间,宣传橱窗里陈列着革命故事和英雄图片。“环境是无声的教科书。”学校高三党支部书记李史富介绍,学校精心营造全天候红色文化氛围,在教室开设红色教育板块、设置红色读书角,让红色文化如春风化雨,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赣州三中以“马灯之光”党建品牌为引领,深入实施“1+5”工程,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持续发力,书写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 

  课堂教学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在“马灯之光”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学校实施“第一课堂制”,利用每天首节课前5分钟,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深挖红色元素,将思政教育与知识点无缝衔接,营造“天天讲、人人讲”的滴灌式育人氛围。同时,开设《红色文化》课程,配备专职党员教师带头开展红色课题研究,深挖赣南本土红色党史,开发校本课程系列教材,打造“赣南红色文化入课堂”育人品牌,让红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课堂之外,学校通过丰富多样的党建带团建活动深化红色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红色文化下基层宣讲团,党员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乡村,传播红色故事;开展微团课比赛、红色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优良革命传统;举办红色知识问答、诗词朗诵、故事演讲、影片展播等活动,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组织学生走进赣州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于都长征第一渡、赣南师范大学纪念馆等地,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赣州三中以系统性实践证明:红色文化教育并非流于形式,而是铸魂之根。在“马灯之光”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学校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学子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科创教育激发潜能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赛道上,赣州三中以“科创三中”建设为核心引擎,全力构建“竞赛引领、平台支撑、教师护航”的生态体系,让创新火花在校园璀璨绽放。2024年,学校在五大学科奥赛中战绩辉煌:学子们斩获全国铜牌1枚、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3项,这份亮眼成绩单正是学校深耕科创育人结出的硕果。 

  学校精心打造专业教练团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学习能力,为每位学子量身定制成长路径。同时,积极搭建多元科创平台,将实验室、创新工作室打造成“第二课堂”,开展学科竞赛专项培训,为学生挑战国际国内科学高峰提供坚实支撑。获得全国中学生信息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的2025届毕业生廖开琦感慨道:“学校的拔尖创新课程,不仅夯实了我的知识根基,更培养了我突破边界的勇气与能力。正是学校搭建的优质平台,让我得以在思考与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收获累累硕果。” 

  教师队伍是科创育人的根基。近年来,赣州三中教师在教学创新领域屡获佳绩:刘怡君老师在教育部精品课遴选活动中荣获部级优课,廖沁馨、谢宝增、谢海、王蕊、钟慧、王华、叶里素等十多位老师的课例获评省级优课一等奖,2024年全校100多位老师获得市级以上教学竞赛大奖。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学校“以研促教、以赛促学”机制的有力支撑。通过多元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校际合作拓宽视野、设立教学竞赛奖励等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将前沿教育理念融入课堂,为科创育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仅如此,赣州三中的科创教育并非只面向少数竞赛精英,而是覆盖全体学生。学校广泛开展科研实践与创新项目,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科创潜能。未来,学校还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科创投入,优化教师发展机制,让创新成为校园文化的鲜明底色,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体教融合全面育人 

  作为将“健康第一”融入育人血脉的学校,赣州三中以“强身”作为校训的第一个词,将强身健体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用体育的力量为学生综合发展筑牢根基。 

  每天上午10时30分,激昂的广播声准时响起,全校学生迅速集结,开启25分钟特色大课间。跑操的铿锵节奏、排球操的灵动韵律、跳绳操的活力跃动、武术操的刚劲有力,不同项目轮番上阵,不仅让学生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更在队列配合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假期里,学校创新开展“运动之星”评选活动,通过线上打卡、运动计划自主制定等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让运动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习惯。 

  在排球特色发展领域,赣州三中更是成绩斐然。作为全省排球特色示范校,学校大力发扬女排精神,将排球运动与五育深度融合,坚持“以球修德,以球育智,以球强体,以球健美,以球促劳”的育人理念。在日常训练中,队员们通过艰苦的体能训练与战术磨合,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团队协作中,培养了沟通能力与战略思维;在赛场拼搏中,感受运动之美,塑造阳光心态;在日常维护场地、整理器械中,养成劳动习惯。凭借突出的育人成效与竞技实力,学校成功跻身国家级排球后备人才基地,成为培育排球新星的摇篮,为高校输送了一批批兼具精湛球技与优秀品格的高素质人才。 

  在体教融合的深度实践中,赣州三中构建起“学、练、赛”三位一体的体育育人体系。通过完善专业运动场等硬件设施,深化体育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高水平赛事,学校在体育领域收获硕果累累:先后获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校女排勇夺省级赛事35次冠军,蝉联22届“英东杯”桂冠;足球、篮球、排舞、田径等团队在省市级比赛中摘金夺银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