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原因。
自1921年成立以来,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尽管根据形势和任务的不同各有侧重,但都贯穿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鲜明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两次党内集中教育,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中央苏区时期,群众传唱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就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体现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动人故事和英勇事迹不胜枚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筑起一道完全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两次党内集中教育。
第一次是1942年至1945年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这是第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开创了党内集中教育的先河。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延安整风运动是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创造,对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二次是1947年至1949年开展的整党运动。这次整党主要解决一些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通过整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都有很大进步,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先后开展三次党内集中教育,为新中国成立后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们党所面临的环境和党的队伍也处在变化之中。特别是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党的执政地位给党员、干部队伍带来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其直接表现,就是党内贪图安逸享受、不愿艰苦奋斗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想利用执政党的地位和威信谋求个人私利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教育引导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和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但是,也有不少党员、干部未能经受住诱惑,在“糖衣炮弹”的攻击面前打了败仗。为了防止不良作风特别是官僚主义的滋生蔓延,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三次党内集中教育。
第一次是1950年开展的整风运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开展的第一次党内集中教育,重点整顿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的作风,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第二次是1951年至1954年开展的整党运动。这次整党主要解决党内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在整党过程中,还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三反”运动,与整党运动相结合,有力推进了整党运动的深入开展。这次整党成效显著,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各项建设的展开。第三次是1957年开展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采取开门整风的形式,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党内的不良倾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号召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推动各领域纠正错误、调整政策,使党的优良作风得到恢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五次党内集中教育,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长期执政,党内形形色色的作风问题越是突出,我们越是要加强作风教育和作风建设。”这五次党内集中教育,对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是1983年至1987年开展的整党活动。这次整党以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为主要任务,坚持正面教育,强调发扬民主,做到整党与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相促进,为后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第二次是1999年至2000年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以整风精神进行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是切实解决领导干部队伍党性党风方面突出问题的一次生动实践,在探索妥善解决党内问题、提高干部素质的新路子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创造并积累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经验。第三次是2005年至2006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得以解决,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第四次是2008年至2009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本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为党和国家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第五次是2010年至2012年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这次在全党开展的“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成功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先后开展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我们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坚持好运用好新时代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的宝贵经验,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赣州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