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拼经济 铆足干劲促发展
——上犹县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4-06-09

  □记者刘水莲 特约记者黄传章 通讯员王世桦

  夏至上犹,生机勃发;犹江之畔,拼劲十足。在上犹,从县城到农村,从项目建设一线到企业生产车间,从建筑工地到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干部群众抓项目、搞建设、谋发展的场景。

  在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上犹县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拼项目、拼位次、拼环境,以“五拼”精神,加快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区、一个示范、一个后花园”,不断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日前,在省、市相继召开的2023年度综合考核总结暨通报表扬大会上,上犹县荣获省、市综合考核三类县“第一等次”,获评全市工业倍增升级通报表扬县。

  抓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塔吊林立、焊花闪烁、机器轰鸣……在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批批新项目、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铺展开来。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上犹县以拼的精神、拼的劲头、拼的状态,在谋项目、建项目、攻项目的“赛马场”上奋勇争先。聚焦“五个一批”100个项目集中攻坚,围绕“3315”行动计划以及“三大产业集聚区”,签约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其中,262个“八大行动”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27个重点项目年底见效,桃花源研学实践基地、碧水湾等5个闲置停滞项目重新激活……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上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机器人智能装备、自动化质检系统、自动引导车……在赣州溢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设备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的智能制造场景呈现眼前。该公司充分利用上犹县玻纤复合材料供应充足的优势,自主研发生产了智能安全头盔、儿童安全座椅等智能安全运动防护器材。

  “看好上犹县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在这里,公司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升级,智能安全头盔能够实现语音交互、姿态识别、碰撞报警、骑行对讲。”赣州溢联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松生说。

  科技赋能向“新”出发。该县探索“1+3+N”模式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着力提高创新能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打造产业数字化试点县,努力构建具有上犹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两山”转化创新改革为契机,上犹县将“以竹代塑”作为上犹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出台扶持政策、嫁接高校资源、建设科技小院,探索“龙头引领、科技赋能、联农带农”新模式。以森泰竹木有限公司为龙头,依靠科技创新,上犹县先后与国际竹藤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等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长期科技协作关系。在技术攻关下,该公司可生产1500种竹制品,拥有各类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一次性成型16米结构梁柱的生产线,提升了竹产业精深加工的研发。

  抓生态文明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生态好、环境美是上犹的显著优势,如何在扬优成势中兴业富民?上犹县充分挖掘生态优势蕴含的经济价值,以“六个一”模式建设和美乡村,着力开发深度旅游产业,着力打造大湾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后花园,让游客在上犹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

  游览阳明湖风景区、参观地质博物馆、体验生态漂流、坐上赣南森林小火车、品尝客家美食全鱼宴、感受草山风光……上犹县实施“百万湾区游客入犹”计划后,百家大湾区旅行社(团)陆续走进上犹,在青山秀水间感受氧吧上犹的山水魅力。

  为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上犹县大力推进“一核一带五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高质量编制“1+N”旅游规划,出台“引客入犹”以及支持赛事经济、民宿经济、夜间经济发展的奖励政策,形成政策洼地。以赛为媒、以赛兴旅,该县坚持“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全年都精彩”,举办中国汽车漂移锦标赛新星赛、环鄱阳湖自行车赛、匹克球团体赛等文旅赛事活动50多场,“赛事+旅游”引爆消费市场。

  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上犹以生态优势赋能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乘“数”而行。走进油石乡笔架山茶旅文化示范园区,放眼望去整个茶园都覆盖了滴灌喷灌系统,沿线还有420个能自动采集温度、湿度和土壤的数据采集点,生产种植实景、土壤墒情、环境气象、病虫害预警等信息数字映入眼帘。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应用,让茶叶的生产种植科技感满满,从传统的“靠天吃饭”实现靠“数”收获。

  抓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硕果

  焕然一新的建筑、平坦整洁的道路、规范的停车位……走进改造后的上犹县塞纳河畔小区,让人眼前一亮,居民幸福“旧地升温”。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上犹县以“党建引领、协同治理”为主线,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以机关党员“亮身份”,社区党员“作表率”为抓手,采取“一名党员一栋楼”“一名党员一网格”“一个小区一个党支部”等做法,引导党员在解决违章搭建、拆除防盗网、停车位改造中做表率,把改造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翻开上犹的民生“账本”:6所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完工、279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改造全面完工、新增9条城区公交线路、新改建污水管网24千米、实施道路“白改黑”8.4万平方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上犹县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一项项惠民暖政,托举起全县人民“稳稳的幸福”。

  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拼经济的背后,是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温度”的营商环境。上犹县积极承接“市县同权”改革事项118项,设立专窗、建立工作机制,提供咨询、受理、审核、转报、审批等服务,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同时,采取“园区点单,精准服务”模式,将“市县同权”改革延伸至工业园区,在县工业园区设置专窗,让园区企业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

  清新营商助企惠民。上犹持续擦亮“清新上犹”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出台“清新上犹”营商环境42条措施,实施“六个一”安商服务机制,建立“指标长”制度,通过“清新上犹”政企圆桌会议,着力解决一批市场主体困难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打造“云证明中心”,新入园工业项目全部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让市场主体信心倍增,有力推动上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