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谈升
用了20余天,读完了上下册的长篇小说《爹》,厚重的两本,742个页面,读起来却没有丝毫的疲倦感,有的是震撼,还有眼泪。可以说,在我这十几年的阅读时光里,彭学明的《爹》是我读得最畅快、最上瘾的一部,时时被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侠义、刚毅的“爹”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泪眼婆娑,几乎把“爹”的衣襟打湿。
《爹》是一部讲述湘西父辈史诗的作品,也是一部书写平民英雄、英雄平民、家国大爱的作品,时间跨度从抗日战争延伸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小说将嘉善阻击战、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有机串联起来,切进宏阔的中国历史和伟大时代,虚实相间地记叙“爹”和湘西父辈们为国为家的手足相守、生死相依、血脉相连,鲜活生动地塑造了一群壮志凌云、豪情万丈、英勇善战的湘西男性形象和聪明善良、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
作者是湘西人,融入了对湘西的真挚情感,书中的一笔一画都带着湘西的气息、温度,武豪干爹是大户人家,“祖祖辈辈都与人为善”,但在“弱肉强食”的社会,被逼无奈,建起了一支地方民团,用于保家、保境和安民。“我爹”(家云)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木匠,彭武豪策马从古丈县的彭家寨来到保靖县熬溪村请出了名的“我爹”去为他打家具。从此,“我爹”与武豪干爹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与彭家的兄弟们休戚与共。
小说通过武豪干爹这个主角,把来自八方的好汉聚拢一起,生发出一桩桩悲壮、凄婉、荡气回肠的故事。湘西的“爹”有铁一般的信念,在淞沪会战中,武豪干爹带着“我爹”、顶天管家等,几十个人身陷绝境,“我爹”与顶天管家冒着枪林弹雨搭建便桥、炸毁日军地堡,顶天管家胸部中弹,视死如归,引开鬼子炮火,成功炸毁地堡,却被烧成了一堆焦炭,“焦炭黑乎乎的,连骨头都烧化了!”
为了家与国,湘西子弟不计前嫌,团结一致驱赶倭寇。在“老鹰嘴”一战中,武豪干爹数十人弹尽粮绝被逼上悬崖,准备跳崖时,土匪头目田平率领一队人马从日军后面杀了出来,武豪干爹他们绝处逢生。交战中,鬼子正要扫射田平,武豪干爹眼疾手快,大喊一声推倒田平,自己却不幸中弹。武豪干爹与田平是仇人相见,作品在这里设置了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你替我挡什么子弹?我不是来救你的,是来杀日本鬼子的!”湘西的一对世代冤家,当他们的命终于拧在一起时,会不会从此冰释前嫌、殊途同归呢?
而“我爹”更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在历次的战争中,“我爹”从未有过缺席,即便在各种利诱和严刑拷打面前,他坚如磐石,坚定赴死。
《爹》不仅再现湘西的历史,还描述了湘西的风情民俗,读之能领略到色彩斑斓的湘西文化。此外,作品充满励志哲理,随处可找到作家的金句,如“每一个人的人生,最终都是离开父母的人生,都要在独自远行中长大,在自我奋斗中成长。没有孤独过的人生,不会是雄强饱满的人生。没有单飞过的鸟,永远冲不上万里云霄。”
《爹》是一部史诗,家国情,英雄气,民族义,是贯穿作品始终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