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余书福 通讯员陈建忠 文/图
从军时,他身着戎装保家卫国,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国防事业;退役后,他换上铁路工装,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成为保障铁路安全的坚实力量。他努力付出,书写着老兵的传奇篇章,让那一抹“铁路橙”更加鲜艳夺目。他就是李雪平,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赣州工务段兴国路桥车间的一名桥梁工。日前,记者采访了李雪平,听他讲述投身铁路事业的故事。
A
退役甘当“铁路兵”
李雪平是宁都县石上镇人。2004年12月,他响应祖国号召,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服役于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英雄连。服役期间,曾任班长、区队长和代理排长职务。手持长缨少年志,戎装不负家国情。军旅十六载,他以青春热血守卫祖国疆土,1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个人三等功”和“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等诸多荣誉。一枚枚闪耀的军功章背后,记录着他辉煌的军旅生涯。
2011年,李雪平光荣入党。2020年12月,服役16年的李雪平转业返乡。次年10月,他在宁都县原本可以选择县城事业单位和国家电网、中央储备粮宁都直属库等单位。然而,他选择了铁路事业,甘当一名与风雨相伴的“铁路兵”,每日与铁轨、测量仪、防护栏为伴。
曾经有人问李雪平:“以你的功绩,进单位的选择性很广,为何选择辛苦的铁路工作?”李雪平总是微笑着回答:“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使命,守护铁道线安全是铁路人的天职,用心用情守护好每一寸钢轨,保障客货列车运输安全,同样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无悔自己的选择。”
B
军人本色永不变
2021年12月,赣州工务段组织新入职和转岗人员培训,李雪平从60名高职生和7名转业老兵中脱颖而出,成为新训班的班长。
李雪平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时刻以部队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他总是最早到达教室,整理好桌椅,为学员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课堂上,他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积极调动学员们的学习氛围;实作时,他以身作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为大家做示范,并鼓励那些体力不支或动作不够规范的学员,激发大家的斗志和潜能;在班级管理方面,他协助班主任卢风华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培训期间,李雪平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一个问题,从不偏袒任何一方,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在他的协助下,新训班纪律严明,学习氛围浓厚,各项工作都开展得井井有条。
李雪平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因而特别敬佩这名铁路“新兵”的敬业精神。李雪平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即使脱下军装,离开了部队,但军人那股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从未改变。
2022年1月,新训班结束后,李雪平被分配到赣州工务段兴国线路车间南塘线路工区,成为一名铁路线路工。
初来乍到,面对复杂的铁路线路维护工作,李雪平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自己在业务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总是虚心地向身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认真倾听他们的讲解,仔细观察他们的操作技巧,并默默记在心里,反复练习。
夏日里,高温炙烤后的铁轨热浪滚滚,纵使汗流浃背,李雪平依然专注地检查着每一处线路;寒冬中,北风呼啸,哪怕双手被冻得通红,他仍旧紧紧握着工具细致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病害。
沉重的工具、艰苦的环境、繁重的任务,李雪平没有一丝退缩,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技术日益精湛,成长为赣州工务段能够独当一面保障铁路线路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
C
岗位奉献显担当
2022年12月,根据南铁赣州工务段的安排,李雪平调至兴国路桥车间石城东路桥养修工区,成为一名铁路桥梁工。他虚心请教前辈,很快成为工区里的一名行家里手。
昔日参军报国十六载,每年探亲休假也就1次,照顾父母和抚养3个孩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妻子的身上。退役返乡转业到铁路工作后,离家距离更近了,特别是工作地点由赣县南塘到石城,离宁都老家的距离从130多公里缩短至70多公里,本想着好好补偿十多年来对家人的亏欠,但铁路工作有其特殊性,在春运保障、防洪防汛、集中检修等重要任务时节,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李雪平只能一两个月回一次家。每每与同事聊家常时,他总是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3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导不够,没能好好陪伴亲人。”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李雪平将“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所在的石城东养修工区,管辖着兴泉铁路33.8公里的桥梁、隧道、涵洞和山体的养护工作。兴泉铁路全线桥隧比例为87.05%,其工区管辖各型桥梁设备21座、11条隧道和38个涵洞,路堑高4米至40米地段31处,日常工作大多属于高空作业。对于入职才几年的新职工来说,复杂艰险的高空作业环境是个很大的考验,头晕目眩等恐高症状也是常有发生。作为曾经的空降兵,现在的铁路“新兵”,李雪平身姿矫健,充分展现了在部队恐高训练的过硬身心素质,每次高空作业,他总是冲锋在前,主动承担起更多险情的工作,老职工都对他啧啧称赞。此外,他还时刻保持虚心学习的精神,积极向工区里的前辈们学习桥梁养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相关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今年4月入汛以来,赣南地区强对流、强降雨天气多发频发,每次防洪出巡,李雪平都主动请缨,担任第一班防洪任务,成功处置了兴泉线K124+800水漫路肩和K106+385边坡冲空溜坍等险情,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还将在部队养成的团结协作精神带到了工区,经常与同事们交流经验、分享心得,鼓励大家共同进步。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工区形成了积极向上、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李雪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军人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初心如磐的担当与奉献,书写着属于自己不平凡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