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土地:深耕农业廿三载开启市场“金商机”
2025-07-09

本报记者平国旺通讯 员何泽凯   位于新余高新区的江西金土地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土地”),货车穿梭往来,一箱箱米乳、豆奶等“谷韵”品牌谷物饮品及椰子水、苹果汁等“巴麗島”品牌果汁饮料被装上车,发往全国各地;年产能100万吨的“超级工厂”内,超过40条生产线正昼夜不息地运转……   新余市工商联副主席、金土地董事长阮昭平深有感触地说:“深耕农业23年,我们坚持‘科技+全产业链’模式,坚定不移地走农产品深加工之路,产业链贯通‘从田间到舌尖’,创造了产销两旺的喜人形势。”   深耕农业:产业链贯通“从田间到舌尖”   2002年3月,金土地成立。自创立之初,阮昭平便锚定“从土地到货架”的闭环,长期致力于以高附加值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在十几万亩的原料产业基地上,粮食种植、收储与加工形成前端壁垒;中端10万吨仓储容量与48条进口生产线构筑产能护城河;后端则有60余名技术专家团队全程护航,以ISO9001和ISO22000双认证体系守护品质生命线。   2010年,金土地成立了“米乳工程研发中心”。2016年,随着国内豆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斥巨资开拓市场,在豆奶品类市场刮起“科技创新”之风,3个月销售额破1.5亿元。2021年“谷韵”米乳等饮品在同类产品中,国内市场销量排行第一。公司米乳系列饮品入选国家863计划、星火计划,并牵头制定了米乳饮料行业标准。   近年来,金土地瞄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扩大产业规模,从粮食粗加工向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提高稻谷资源利用率。如今,公司农产品深加工(饮料产业)产能达100万吨,进口生产线达48条。   科技赋能:消费者尝到“现吃水果”   金土地对原料的极致把控是打造爆品的关键因素。如巴麗島椰子水原料锁定东南亚黄金椰区,阳光玫瑰青提汁精选云南高原果园,苹果汁则来自新疆阿克苏糖心苹果核心产区。   “我们成立了巴丽岛(海南)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水果从采摘到加工严控72小时,从源头锁住风味密码。当同行因高温杀菌牺牲口感时,巴麗島的‘-18℃瞬时锁鲜+无菌冷灌’技术组合,让消费者尝到‘现吃水果’般的新鲜感受。”说到生产技术,阮昭平言语中透露自信,“我们的无菌冷灌设备让 NFC果汁的维生素 C保留率高达95%,达到‘细胞级保鲜’的程度。”   阮昭平有理由自信。翻开巴麗島产品标签,“0添加糖、0防腐剂、0色素、0香精、0胆固醇”的“五零宣言”跃然眼前。来自利乐的专家团队驻厂维保、60余名品控工程师保驾护航,还有中国农大、江南大学、南昌大学等国内一流食品学科院校的产学研赋能,金土地设立了博士后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建中……   作为蒙牛、加多宝、光明、三只松鼠、盒马、伊利等200余个品牌的代工方,金土地不但具备了超越同行的生产能力、研发实力,更能将大牌同源生产线转化为渠道优势。阮昭平举例说,经销商可定制井冈蜜柚、胡柚复合汁等本土化产品,北方婚宴渠道可定制6分甜喜宴果汁,华南便利店专供200毫升迷你装,还可为高原地区开发抗冻包装……30余条进口罐装线可随时切换产品形态,充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品牌锻造:隐形资产再添“信用通行证”   金土地重点打造“谷韵”“巴麗島”两大品牌,其中“巴麗島”品牌紧跟椰子水风口,上市一年即创下了销售6亿包的战绩,在天猫、京东、快手等多个平台及渠道热销榜、好评榜排名前列,引起各大媒体关注,品牌声音持续唱响。   品牌锻造考验企业家的眼界。由于产品天然、健康的属性,当全国各地马拉松比赛选手们手握迷你装椰子水冲刺时,巴麗島椰子水已跳出“休闲零食”的桎梏,化身运动补水新宠。同样地,巴麗島枇杷秋梨汁依靠水果本真甜酸比征服咽喉不适人群,番茄汁选用普罗旺斯高茄红素品种满足轻断食需求,大大拓展了增量场景。   金土地线上打通天猫、京东、抖音全域流量池,线下通过市场精耕、抢占终端等策略完善网络构建。阮昭平介绍,目前巴麗島产品不仅在线上获得了亮眼的销售业绩,还同时进驻了全国各大商超,如盒马、华润、大润发、家家乐、信誉楼、银座等系统,在头部量贩零食渠道内也表现可圈可点,同时也是华住集团等头部酒店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伙伴。   隐形资产的加持为品牌锻造锦上添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农业500强、中国农业企业饮料和酒行业20强、中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中国粮油企业100强等荣誉背书,让金土地在饮料市场有了“信用通行证”。更难得的是,企业将公益转化为信任纽带:“谷韵米乳爱心基金会”资助730余名贫困大学生,抗疫期间改造生产线捐赠2200万元防疫物资,精准扶贫带动千余户农民增收,这些行动在市、县、乡市场积淀的信任感,让新品推广事半功倍。   “我们销售的不只是饮料,更是一种被科技赋能的农业未来——那里有田间地头的硕果累累,有生产线上的硬核创新,更有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跃迁的铿锵足音。”阮昭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