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
2024-04-26
郭绪雷 摄
弘智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一日得闲,便约了钓友去几十公里外的大湖垂钓。
凌晨两点多起床,收拾一下渔具、饵窝料,就匆匆背上装备,顺手抓了几个昨晚买的馒头和两瓶矿泉水速速下楼。蹬上摩托车,“酷酷酷”地一溜烟出了小区院子。一路奔驰,穿过黎明前田野的漫天雾霾,吸吮着带有树叶花草的馨香,心清气爽抵达钓点。这时东方仍是灰蒙蒙一片,钓鱼停车点早已有几辆小车、几辆摩托车占据着。唉!还是来晚了。这些钓友太发烧,指不定子夜就来占位了。只得先将车摆放停当,打着手电急着去寻找钓位。钓鱼人都明白,大面积水域垂钓,找个好钓位是有好收获的关键。一路觅去,仅有的几个好钓位早已有人捷足先登了,剩下的钓位,不是上有乔木遮罩就是周边灌木荆棘抵挡,抛竿收竿极易挂线挂钩,或是水底有复杂的障碍物,弄不好就折竿断钩。在钓位周围的树梢或灌丛里,常见有残线和鱼漂被风吹了荡来荡去,给后来者发出警示。这也是钓鱼人最闹心的,故这种钓位不太受钓鱼人待见。看这儿没戏,只得驱车围着山峦绕了一弯又一弯,终于在前方一水湾寻着一个好钓位。摆开钓具,正撒了酒米打窝,钓友亦赶到了。“还有位子吗?”钓友问。“你这家伙运气不错,左边刚好还有一个。”我指了指旁边,仅剩一个好钓位让他捡了个漏。等摆好架势,张罗停当,天也亮了。俩钓友于是就一边爆口水,一边抛竿开钓。
但今儿不走运,下竿不一会,远空就有了轰轰声。片刻,乌云压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天而泻。湖水打得啪啪响,溅起水窝点点、浪花朵朵,湖面水天浑然一色,雨雾相交腾腾升起,散了开来,把眼前湖山一概蒙蔽,适才还清晰可辨的彼岸也就朦朦胧胧了。这阵阵狂风令钓鱼炮台不断摇曳着,鱼竿渔线亦跟风随水晃荡个不消停,鱼漂亦无法看清,遮阳伞遮不住风雨,竟让狂风暴雨劈到湖边差点落了水,弄得我手忙脚乱,躲无可躲,藏无可藏,全身淋个通透,只怨狂风暴雨太不友好太无情。钓位周边黄土已然为雨水浸透,成了稀泥巴,滑得不能再滑。我不慎打了个趔趄,脑袋幸没事,却让臀腰部与黄泥地狠狠地亲密接触,还崴了脚,一时痛得龇牙咧嘴,身子冷得颤抖如筛糠,不仅外裤后面一片黄,竟让一坨黄泥巴乘机从后腰钻进裤裆,若让外人见了,不是屎也是屎,说有多尴尬就多尴尬,有多难受就多难受。那钓友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湿透了。
雨稍小,我们两人唉声叹气草草收拾渔具打道回府了事。今天当了“空军”(渔护没有鱼),还自诩“司令”(没有鱼咬过钩),只有拿老天爷出气,一路骂骂咧咧。
钓鱼人最讨厌这春季的鬼天气。这老天爷一点都不安分,时晴时雨时阴的,一不顺心就翻脸,比川剧变脸还快。更恶劣的是它乱刮风暴摔冰雹。冰雹大的有鹅卵石大,那家伙从千米高空砸下来,可不是闹着玩儿,谁摊上肯定是要遭大罪的。传闻一女钓友小车疾驶时“中了奖”,挡风玻璃被一颗拳头大的冰雹砸出一洞,顿时玻璃裂纹四射,吓得女司机当场尖叫花容失色,手把方向盘扭来扭去差点酿了大祸。好在是“铁包肉”,人没事。可一位骑摩托的“肉包铁”钓友在归家途中后背遭遇“雹击”,屁股着了地,虽大难不死但也住了医院。这等天灾而非人祸,没地方说理去,只盼上苍保佑,自求多福。
钓鱼其实也极易上瘾。就像一部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戏剧,激励你吸引你欲罢不能。多年前,我原本没这爱好,皆因有机会被热心友人邀去观看他们垂钓。那年月钓的都是养鱼塘和小水库,看着人家抛竿近钓远投,一条一条、几条几条地拉上那活蹦乱跳的鲜鱼,于是心手痒痒,跃跃欲试。友人笑了,“怎么样,想不想试试?”“嗯,可以。”我点头同意。友人便取来钓竿,手把手传授钓鱼新手调漂、找底、挂饵、抛竿。什么传统钓、台钓,什么调四钓二、打平水、半水调漂、调几目钓几目……听得头皮都发麻,实在没有耐心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抛一竿再说。友人说这样也行,就挂半截蚯蚓让我试了一竿。嘿!刚见钓钩入水,漂就黑了,“快拉!”钓友喊道。用力一拉,鱼竿梢就弯了,沉甸甸的感觉。“中鱼了!”一条巴掌大的鲫鱼提出水面,尾鳍还不停地蜷动着。我乐得手舞足蹈,取下鱼儿,侧头盯着这宝贝看了好一会儿,几乎将脑袋都看歪了。接着又钓了几条小鲤鱼大鲫鱼,中鱼率颇高,一兴奋,钓得更加起劲了。“这家伙有点神嘞!”旁边的钓友皆诧异。就有人说,“新手往往都走好运”,便讲了他朋友妻子钓鱼的故事。
某天上午,他与朋友到一口大池塘垂钓。他朋友稳坐钓鱼台,打好窝,抛好竿,便盯着鱼竿,静静地等待,结果不是空钩就是没口,两个多小时过去,仍一无所获。妻子来送餐,见状,便说我来试试。“别开玩笑了。”丈夫不屑道。“我蹲守大半天都没戏,你就能行?”从未摸过鱼竿的妻子不动声色,要丈夫装好饵便随手抛了一竿,片刻,就见鱼漂黑了,妻子一拉竿,手下沉重,“哦!中鱼了。”待拉上来,果然是条3斤多的金色大鲤鱼。而且接二连三,竿竿不空。丈夫脸上肌肉抽搐了一阵,只得“嘿嘿嘿”地谄笑着。心下却嘀咕,咋回事啊,老婆走狗屎运了?眼咕碌一转,便拍马:“是老婆大人您实在太漂亮了,才招来这许多鱼呢。”妻子一听,不高兴了,“你就会胡说。古人都说了,鱼见了漂亮女人只会下沉,都会躲得远远的。”丈夫诧异,这娘儿们倒是有点见识,便狡辩,“那些下沉的鱼都是母的,你钓的鱼是公的。”妻子不干了,“你哪只眼睛看出这鱼是公的?我钓的明显是肚子鼓鼓的母鱼,有籽呢!”丈夫顿时傻眼噎住了,拍马拍在马腿上了。“看不起老娘,技术不如你吗?”妻子朝丈夫瞪了一眼,哼了一声,嘚瑟起来。丈夫则缩紧了脖子,转过头频频吐舌。从此,每每有钓鱼机会,丈夫就会带上妻子,给妻子预留个位子,有时开竿往往都是妻子先上鱼,老婆就是运气好。家中妻子的话语权也似乎增大了几成。
有人如是说,不光钓台上,就是牌场里、股市上,往往都有这种新手出奇的怪故事。
我果然经不起诱惑,激动中就轻易落入了哥们的“圈套”,被成功拉下水了。从此,就有了钓鱼这个爱好,哥们又成了钓友。初尝甜头,就有点小瘾,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一有机会就会去抛几竿消遣,过过手瘾。自然,钓技也有所长进。
但近些年总是收获惨淡,大半天只钓了一二斤小鱼。是否钓技退步?还是鱼类太狡猾?走去瞧瞧旁边几位高手,渔护也是空瘪瘪的,大家彼此彼此,都埋怨“不好钓”,没当“空军”“打靶”就不错了。也不知这湖水中了什么邪,鱼是越来越难钓了。之前钓鱼,两个小时,就是上百条两指宽的小翘嘴、小白条,几乎竿竿中鱼,钓得手软。拿回家中,家人剖鱼也剖得腰酸背痛,就埋怨了,“以后这种小鱼就不要拿回来。”自己吃不了,就在家里冰箱冻了送省城亲戚。亲戚儿媳吃了惊呼,“简直太鲜美了,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鱼耶!”于是,亲戚家的鱼全留着供有身孕的儿媳独享,而且计划着吃,一次只吃两条。味极鲜美是当然,平时在市场买的那种饲料鱼哪能跟天然野生鱼相提并论呢?尤其小翘嘴、小白条,对水质净化要求特别高,别说自来水,离开原生水很快就翻白肚。可眼下,要么鲜有收获,要么当“空军司令”,连自己都保不了供给,更别说送人了。
鱼是越来越难钓,但这钓鱼大军是越来越壮大了,每年都以看得见的速度在增加,钓位更加紧缺了。白昼垂钓,多是闲人,骑车来的,一般舍不得大投入,只是挖些蚯蚓,或买些商品饵,或炒些谷物麦麸玉米面,或枯饼渣料发酵作饵窝料。如果夜钓,舍得打大窝的,多是开小车来的,也舍得投入,有大投入才有大回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于是,将一袋袋五谷杂粮、半熟红薯倾入窝点,那杂粮酒味醇厚浓郁,红薯香甜扑鼻,人闻着都会咽口水,再狡猾的鱼类都禁不住这等诱惑。只需耐心守候必有大的斩获。有几个老钓友,属专业高手,自有“渔林秘籍”,独隐独行,别人当“空军”,他是“海军”。曾遇到这样一位高人,只要他下竿,旁边钓友就没有了戏,只得眼睁睁观赏他表演。高人一抛竿,霎时中鱼,一竿一条,变戏法一样。就见高手与水下大鱼相搏,左一溜右一摆,沉沉浮浮,来来回回,几十个回合,斗智斗勇斗体力,这鱼吃不消了,终于冒出鱼头,大口喘气,终于被人类制服。渔网一抄,大功告成,这是尾20多斤的大青鱼。接下来,一条一条不断上鱼,不到两小时,渔护爆满,而且都是大家伙,好像这鱼是他的家奴,召之即来,来了就都乖乖地到他钓位来排队“打卡”,别人钓竿几乎没有动静,把众钓友看傻了,都痴痴啧啧地称奇,就有人要拜其为师,便约收工后安排饭局。但人家仍不为所动,婉言谢绝。
有人鱼钓多了,家里大冰柜也放不下,就送人。家里人说吃多了,现在看见鱼就想吐,别人可是馋着呢。这叫什么事啊,真是“撑的撑死,饿的饿死”。还有人吃不了,叫家人去菜场卖。当地就有专业钓手,一年赚了一辆本田摩托。但对大多城里的钓友来说,钓鱼是个赔本的买卖,若要计算成本比买鱼还贵。但钓友说,钓的是天然野生鱼,那鲜美味是人工饲养鱼无法比拟的,起码没有泥土腥味,没有激素农药化肥转基因。况且,钓鱼钓的是一个心情,不是为吃几条鲜鱼,而是换一种休闲方式。
有条件有机会去垂钓,不失为一项很好的健康娱乐生活方式。远离城市尘嚣沉浸在天然氧吧里吐故纳新,有着神仙般的享受。尤其那种提竿时手下沉甸甸的感觉,那种快慰,比吃鱼还有味道。就有人专钓鱼不吃鱼,钓了鱼统统放生的。人家就图个钓鱼的感觉过过手瘾。当那紧握鱼竿“呼呼呼”地遛大鱼与大鱼周旋斗智斗勇的场面,更有说不出的激动和舒畅。
众钓友在一起垂钓时,那里就是一方乐土,一个小社会。有人说,有人唱,有人嚷。话匣子一打开,东西南北,天上地下,无所不及,反正谁也不认识谁。当然也有熟人朋友,可以在这里谈心吐真,说些在家里不方便说的话。但有经验的高手,钓鱼时不会大声喧哗以免惊吓大鱼。大鱼胆小,谨慎敏感,连岸上脚步声都能敏锐捕捉到,一旦发现有异,掉头就会深潜逃之夭夭,不似小鱼这般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食,贪吃好吃最易上钩。只有侥幸脱钩捡回一条鱼命,吃了亏或被擒被放尝了苦头,感觉到人类的厉害恐怖,才慢慢觉醒,悟出莫轻易吞饵,入口时先要冷静,仔细观察试探。鱼族估计也会将这些经验教训总结遗传给后代。据说,鱼类的记忆只有三小时,不知真假。有长进是绝对的,有达尔文先生的进化论所证明。物竞天择,自然进化,人所共知。但多数鱼类还是笨笨的,好对付。人对付不了鱼,尤其这等淡水小鱼,岂非枉为人类?亦有聪明小鱼,称之为“猾鱼”,多为鲫鱼,是钓鱼人公认最狡猾的鱼类,尤其在养鱼塘或黑坑,几乎成了“鱼精”,它们主要还是吃够了钓钩的苦头,嘴巴不知钓破了多少次,若非脱钩或人类放生,早就为人果腹了。吃一堑长一智,加上先辈基因传承,悉心传授,“猾鱼”竟掌握了一个绝招:见着鱼饵团并不急于下口,先绕着钓饵转上几圈,静观有无险情,片刻,似乎感觉安全了,便含上一口水,稳准狠地对钓饵倏地就是一个急喷,竟将钓饵射落散开,众鱼见了一哄抢之。简直有点不可思议,这鱼的智商也飙起来了?猛而又傻的淡水鱼是翘嘴巴,又称翘鲌。见饵食就猛插过来,不知死活张口就打劫抢吸,最易上钩。但无论鱼类多狡猾,终究斗不过人类的智慧。不服不行啊,鱼们!
常年风里来雨里去,钓鱼人也确是很辛苦的,当然有苦亦有乐,苦并快乐着。长年频繁钓鱼的人都会晒得皮肤黝黑脸如包公,与黑猩猩有一比。起初,钓鱼人不明白,都戴了防晒帽呀,但千防万防,防不住水面反射光啊。只要看到那些面肤黝黑如炭的人,还有阴阳脸的黑皮肤,除了野外作业的地质勘探人员,或天生遗传或是黑种人,基本上可断其为钓鱼人。而且,钓鱼人脸黑与其他人的黑有所区别。长年钓鱼的人脸部没有一处不黑,几乎没有遗漏。其他人的黑脸,眼睑、下巴、额头上沿,就比较浅。这就是钓鱼人的众生相。
钓鱼还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当你坐在湖边,专注于鱼竿的轻微颤动时,你可以暂时忘记生活的压力和烦恼。此外,钓鱼还可以帮助你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增强你的观察力和耐心。骑车跋涉山水间、田野里,可享受微风轻拂、湖光山色,观赏大好河山美景时的惬意。当你在大江大河湖泊边静静地坐上几个小时,观察着水里的动静,等待着鱼儿上钩,可陶冶你情操,你会发现周围的环境都是那么美丽和宁静。
时闻有钓友,原本有些患有慢性病,甚至是疑难杂症,竟在一段时间的钓鱼活动中消除了,性格亦变好健康也恢复了。这是颇有道理的。在诸多电视剧情里,常有大人物钓鱼场景。不是在钓鱼时与人谈机密,就是开导抚慰人心,钓技都很高,百分之百提竿有鱼,不过那是事先绑在钩上的一条死鱼,那鱼提竿时一动也不会动。但总可说明一点,钓鱼活动还是为世人广泛接受甚至热爱的,朝野如此。有诗曰:
钓鱼人
翻身披衣下床笫,
披星戴月蹬车骑。
背驮大包手提桶,
穿山越岭寻佳位。
风雨无阻渔在扉,
烈日炎炎无所畏。
不图收获为心安,
远离尘嚣是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