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一个地方,就像离了一场婚一样

2022-02-23 20:27 阅读
张藜


2月14日,情人节。

又是一年一度晒狗粮日。本日朋友圈最佳,乃是老孟的:"一春人多病,巷陌何寂寥。索居赖君共,草草过元宵。窗外忽雨雪,网上更风潮。撩乱霰以纷,汗漫白不消。欲返初心静,叵奈万事凋。况值卖花时,虽吾素日逃。愿得憧憧影,往来街头招。"

那么我也发一个愿吧,也许另类些:在抱着对四季自然的爱之下,以怎样的心与人交往?

这个起源自日本文学里的物哀,也是发自己身这个个体的物哀,以前曾在文里引用过汪曾祺老先生的一句话: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今天再次引用一下,为这发自己身个体的物哀做个注脚,毕竟建立个人内心世界的美学系统,原本就不容外人置喙,而让外人窥见多少,取决于己身个体的意愿。

院子外的玉兰花骨朵快拇指大小了,再过十多天站在二楼的窗前,便可以看见红色、白色、紫色的花朵儿次第开放。"负我十年潮汐色,白头岂独玉兰花"。小眉的句子也许会让我再度有点惆怅。那李花是开在它之前还是之后?想了许久想不起来了,倒是想起一句宋诗:"我来之初季春月,门外李花如积雪",那么是开在玉兰之后了。它开后,海棠开了,合欢要发芽了,叶子像雏鸟的羽毛一样。看花的人在春光里煮了一壶茶。就这样老去吧,在孟夏前。

喏,这就是我个人内心世界里的美学系统,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你懂了吗?这种个体的物哀。



集团也在今天宣布人事调整的通知,我调离万载项目,到集团文旅部去。

一下懵了。这样的人事调整难道不事先沟通的吗?作为当事人,我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请问我做错了什么?哪一点对不起万载古城?

冷静发了一个朋友圈,告知所有合作伙伴及朋友我即将调离的消息。微信一下爆了,就算我十指如飞,也回复到夜里一点多才算全部回复完毕,但此后十几天仍在陆续回复中。

这完全出乎意料。虽然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万载告别,但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想象中应该是这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而这些出乎意料的垂询、关心、不舍,对我7年的万载时光,是个莫大的安慰。

我泪流满面。

2月17日,从懵逼中醒过神来,内心的情绪无以言表,发了一个朋友圈,短短15个字:离开一个地方,像是离了一次婚一样。

谭校长有一首歌《讲不出再见》,歌词如下:"是对是错也好不必说了,是怨是爱也好不须揭晓……是进是退也好有若狂潮,是痛是爱也好不须发表……要走一刻请不必诸多眷恋,浮沉浪似人潮,哪会没有思念,你我伤心到讲不出再见……"

此时此刻,竟颇为应景。

自认是个内心世界强大的女子,在旧年写过的一阕《金缕曲》里体现得甚是分明:"我已中年矣。想平生、飘零南北,久经悲喜。渐惯风波销苦旅,多少大寒能厉。不过是、平常女子。百转光阴成往事,算沧桑、曾为温柔死。心似束,片言里。        而今一切随天意。看几番、蔷薇黑白,老槐青紫。各自深藏新结尾,开到人间荼靡。一念息、不知何夕。齑雨久听灯火薄,共无声、绿蚁对人蚁。夜如卷,命如纸。"

简单总结一下内容其实就是:大寒能厉,浑浊能清,温柔能死。

很庆幸自己是这样一个内心强大同时又具备一套属于自己的美学系统的女子,因此面临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虽没做到波澜不惊,却也没有过多的纠结,只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余生?

我没有立即给出自己答案,因为无法给。也不急着给,只是看书,追剧,写文章。



将《京华烟云》重新看完了,和15年前看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以前看到的是几个家族几对儿女的感情纠葛,而如今看到的却是一段历史,在战乱这个大背景下的众生百态。更深刻地理解了曾经刷屏的一句话: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大山。

第一个感悟:能够好好活着,就是幸福。

自从家人各自返回,岛上的日子烟火气息慢慢淡了下来,人海飘零的生活也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晴时看云飞,雨来看檐珠成了生活的大部分旋律。

开始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同时追猫腻的《庆余年》,日本文学里的"我"他大大方方浮在字里行间,中国文学里的"我"遮遮掩掩深藏于字里行间。很惊讶《庆余年》能够过审,也许是不屑于强权和蝼蚁之间后者的意淫吧……有点感慨,草草填作《浪淘沙》:次第似深渊。白苎青衫。辛夷与我两阑珊。独立他乡烟火久,以吻封篇。        沉默里悲欢。又是经年。可怜幽草发田田。惟向风中各致意:"在此人间。"


这样的情绪与其说是悲凉,还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怜悯,以及了然后的微小释然,毕竟生活在这个人世间,悲欢离合就是我们必须的修行。


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说人的这一生见天地,见众生,然后见自己。

见天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见众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见自己其实最难,见天地之浩淼知个体之渺小,不难。见众生之芸芸知个体之平凡,有人在平凡中溃败,有人甘于平凡却在平凡中发出光彩,也不难。惟有见自己,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未必见得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也还没见到自己,我不知道在对于自然四季的热爱下,要抱一颗怎样的心见自己。

期间外出办了一点小事,归途见袁山中路的白玉兰已次第开放,小院外的几株却还结着花苞。


等着第一朵。

发现活这么大了,说不出来我最爱的一部电影,说不出来我最喜欢的一首歌,说不出来我最爱的一个人,时常觉得人生没啥乐趣,也经常质疑活着的意义。所有来自书上和别人口中的道理都不曾说服过我,但此时此刻,忽然觉得,大概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用余生去追寻那些乐趣和最爱吧。

这是我的第二个感悟。



院子外的白玉兰终于开了,紫玉兰举着一树待放的花骨朵,李花也开了,不是季春才开么?张耒骗了我……西府海棠去年被吉野樱坑了一把在秋天时错季开放,导致今年的花苞甚是伶仃。喷雪花墙角零星几朵,银杏默默发芽。只有合欢这厮没见动静,不知道活没活着。露珠挂满了草尖,丁香和羽毛枫拱出来叶芽,无尽夏已经长及两寸——做小院园林的方案时,曾经和设计师交待,不喜欢四季长绿,喜欢按照大自然的节奏走,有花开有叶落,春天繁华冬天萧瑟,做一个迷你的微自然就好。如今,小小院落正渐渐接近心中的期望。

你看,春天正经历着悲伤,但也正经历着美好。


百度了一下宜春看骨科的医院,撤下观花的楼梯。出发,看病去也,在这个踩了露珠的早上——今天后,身上摸爬滚打的伤,还有心上的伤,都当一并愈合。


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恰逢其会,晚上集团来电问我,是否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我再没有犹豫:我,决定离职。


是的,离职。我要用我的余生去追寻那些乐趣和最爱。

虽然我还没见到自己,但我知道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我也一样。可这绝大部分人里有一部分又在默默坚持着自己小小的梦想。也许做出今时今日这样的选择,我的人生轨迹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多年后回过头来看我想应该是值得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得对自己有个交待,这人间,我曾来过,就像袁枚的那首诗写得那样:苔花如米小,也共牡丹开。

苔花也会有春天,我笃信,正如我笃信这个春天正经历着悲伤,但也正经历着美好一样。

在我前几天发出那条"离开一个地方,就像离了一场婚一样"朋友圈时,有个朋友在下面回了一句:同时还要到一个地方。

我回了一句:那等于再婚。

就像月缺了会再圆,花谢了会再开,人离开了一个人又会遇见一个人,那告别了一个城市自然会有另一个城市接纳你,成为容纳你肉体和灵魂的所在。

这也算这个世界的真相吧。


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是明媚,还是忧伤?朝着自己想走的路往下走,会碰到什么?是哭泣,还是欢笑?是春风划开的坦途,还是命运种下的荆棘?是见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还是和今天一样平凡的我?甚至一个在平凡中溃败的我?


我不知道,老天和命运谁都不肯告诉我答案。


如果你有耐心,请等等,也许有一天你会从天空中看见我,那一朵不一样的烟火——

"乍一簇、绽春成海。"


也许你在广袤的原野上看见我,像一枝狗尾草,淡淡开着花,静静结着果。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你再也没听说过我。


但我不怕。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长的清单,列着很多美好的愿望和想做的事情,可它们不是被遗憾的推迟就是被悲哀的搁置,然后在时间的仓库里腐烂。我不想我的这份清单也腐烂,我想一一践行,就像保罗•科埃略在《阿莱夫》里说的那样:


即使没有回报,我仍旧去爱;即使一无所有,我仍旧给予; 即使身处困难之中,我仍旧愉快地工作; 即使面对孤单与遗弃,我仍旧伸出我的手;即使饱含泪水,我仍旧将它们擦干;即使不被信任,我仍旧相信。


那么,请相信我的勇敢,并为之祝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