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万年

2022-12-18 08:22 阅读
卓卓

  有人说,人是最复杂最难捉摸的情感动物,是因为人的情感世界可能是世上最难说得清楚的东西。有些人天天在一起,就是不来电,没有火花产生。有些人可能就是相互看了一眼,连话都没说上几句,便永远记在心里,魂牵梦绕的,有时候虽然没有表露出来,却始终把它藏在心中最深的角落,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一眼万年吧。

  我认为,情感上的一眼万年应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否则的话,我们看到的文学作品中就没法展现出如此多让人无法释怀的情感描述。曾读过庚信为萧悫代笔的《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他这样写到:“昔仙人导引,尚刻三秋;神女将梳,犹期九日。未有龙飞剑匣,鹤别琴台,莫不衔怨而心悲,闻猿而下泪。人非新市,何处寻家;别异邯郸,那应知路。想镜中看影,当不含啼;栏外将花,居然俱笑。分杯帐里,却扇床前。故是不思,何时能忆?当学海神,逐潮风而来往;勿如织女,待填河而相见。”仅仅用句句用典的一百多字,把对情人的相思可以说描述到骨子里了,仔细地通读下来,不自觉地要怆然涕下。

  爱情故事不但在书本上和影视作品中有,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并且有时候市井生活中的爱情更具有烟火气,而市井生活的爱情经常会被市井所淹没,常常更让人为爱情感到叹息,因生活而无奈,更是伤感而动人。鲁迅曾说过,贾府里的焦大,绝不会去爱林妹妹。市井生活中虽也有“黛玉葬花”般的爱情,但更多的是焦大们的爱情。记得1998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叫《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讲的就是市井生活中张大民与云芳的爱情生活,整个剧里充满了生活中的坛坛罐罐,深受观众欢迎。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既有对爱情的忠贞,又坚持了对生活的尊重。我曾认识一位朋友,她年轻时的恋爱对象参军去了,几年后对象却没有回来,也杳无音信,这位大姐也因此而耽误,后来通过相亲组成了现在的家庭。谁知道几年前那位对象因各种原因又回来了,并且婚否不详,孑然一身。那位对象通过各种方式暗示这位朋友希望能重续前缘,这位朋友得知后,尽量给予了这位对象生活上一个姐妹般的关心,却明确表示她虽然不能说完全爱现在的丈夫,但既然结了婚,就必须尊重现有的婚姻。这看起来没有为爱情牺牲一切,但却是对爱情的真正的尊重,是一个人面对市井生活品格的考验的回答。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有可能婚前对眼的人没有成为伴侣,也有可能在婚后又碰到了对眼的人,总有一种“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的惆怅,他也许可以为对眼的人付出很多常人难以付出的东西,但却始终尊重目前自己和对方现有的生活状态。我觉得,这应当是一眼万年的最高境界吧?因为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融入到了生活和骨子里的。

  有时候,一眼万年不仅仅是情感世界上的怦然心动,在人与人之间的朋友交往上也同样存在。有些朋友适合常在一起休闲、聊天,包括朋友之间正常的人情往来;有些朋友可能是偶然认识,交往一两次而已,并没有常联系,有时候甚至较长时间没有来往,只是偶尔通通电话问声好,但却在心中相互牵挂着;有些朋友认识之后也可能再无来往,可在关键时刻却总会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你面前,总能让你感觉到一种意外之喜;有些朋友可能因为工作上观点不一致,意见相左,有时候甚至斗得死去活来,但从未有人生上的攻击,反而在生活上困难处及时施以援手,这是一种何等的气概呀。据传北宋神宗在位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这引起了新旧党派的明争暗斗。苏东坡与王安石恰在此上持相反观点,可以说是典型的反对派。但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逮捕时,王安石在“乌台诗案”中直言:“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要求神宗释放苏轼。这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一眼万年,这在情感上是一种感觉,但在生活中,却是一种可遇难求的缘分。我们渴求它,我们更要珍惜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