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张骞和他们的匈奴女人

2023-02-22 23:40 阅读
小楼有春风

    我经常想起苏武,那个在贝加尔湖畔的冰天雪地中牧羊的男人,饮毛茹血、持节不屈,敌酋也为之动容。

    我也经常想起那个陪伴苏武的匈奴女人,有说法她是单于考验苏武、诱他屈服的武器。她为苏武生了一个儿子,跟苏武一起生活了近二十年时光。她没有名字,年龄不详。    

    我们无从揣测苏武与这名匈奴女子的感情。在历史粗浅不一的墨痕中,这一点无足轻重,甚至不值史家推敲。但如果我们能穿越时光,站在岁月的云端俯瞰他们的生活,一定能看到在极端贫寒艰苦的日子里,他们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汉家强悍倔强的书生,胡家驽钝粗糙的女子,即便在无边枯寂、长风漫漫的草原上,也很难想象他们之间会产生爱情。不过,他们至少有过相依为命的亲情吧?那些艰难的岁月,对苏武来说,是为生存而挣扎,是对发妻“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的承诺。而那个匈奴女子呢,一切安排都是长生天的旨意。她吟不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诗句,但长年厮守相濡以沫、朝夕相对肌肤相亲,尤其生下儿子后,她一定会将苏武视为亲人。这个日日南眺的男人,那绕膝之下的孩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她不懂汉家的天地君亲师,也想必搞不懂单于的阴谋与痛恨。命运像一面巨大的墙,她既无法逾越,也无法抗拒。不过,如果没有她,想必苏武很难在漠北持节十九载而生还,哪怕有旧友李陵的照拂。

    出塞前,苏武写下了“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诗句,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的妻子,因为以讹传讹的缘故,以为丈夫已死,不久改嫁。费尽周折回到大汉的苏武,儿子却因谋逆大罪而被处死,虽然自己终得脱免并在拥立汉宣帝中再立新功,但晚景落寞、孑然一身。就算这样,苏武也没有迎回匈奴妻子的打算。在汉宣帝的关心下,他迎回了儿子苏通国。而对那位匈奴女子,苏武只字未提。这位匈奴女子,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她是以泪洗面郁郁而终,还是孤独终老膏于荒原,或者回归部落再嫁他人?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人询问。在那样的年代,一个女子,哪怕是再鲜活的生命,终究也不能跟那枝光秃秃的使节相比。苏武呢?史书上再没有关于他与那匈奴女子的相关记载——他的选择,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那名女子在他心中的地位。那个因为民族气节、爱国之心而被后人推崇的伟丈夫,在某一个人性的侧面,被投射下不为人所关注的瑕疵与阴影。

    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是张骞。

    这两位陕西老乡,年龄相差24岁,张骞年长。两人出访匈奴的经历非常相似,尤其都因异族的安排而有了妻子。不同的是,张骞在充满危险的逃亡中,没有丢下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张骞本可以不带他们走的,因为这个妻子是被迫娶的,逃亡时也很容易成为负担,但是长久的生活,二人不仅早已有了感情,还有了孩子这个维系情感的联系。“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果敢重情的张骞,做到了对君主与妻子的两全。有些遗憾的是,由于第一次离开家乡,张骞的妻子因为水土不服,不久就生病去世了。    

    但不管如何,一个男人的胆魄与责任心,让张骞有了更加温暖的色彩。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