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坐车,为啥感觉比走路还累?
外出旅行,谁说只有开车的人累?长时间坐车也真的会很累,不信我给你讲讲这里面的科学道理——

1. 长时间坐车,为啥感觉比走路还累?
① 人一直坐着不动,车上的空间比较小,人只能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这会让关节压力越来越大,肌肉也开始分泌乳酸,而且因为车里人不怎么动,血液循环会很慢,肌肉分泌的乳酸很难代谢出去,就会堆积得越来越多,引发肌肉酸痛。这点其实不只坐车,只要长时间坐着都会这样。
② 身体在努力保持平衡。你们想一下,如果把一杯水放在行驶的车上,水是不是一定会洒出来。但是人却可以坐得稳稳当当(稳如老狗),那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平衡系统其实一直在工作,每次要有个颠簸或者刹车,甚至只是微小的震动,大脑都会马上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肌肉也一直在默默努力。我的肉,你辛苦了。

③ 精神会疲劳。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任何你自己都没感受到的小颠簸和小响动,比如发动机的轰鸣声、汽车高速行驶和空气的摩擦声等等,都会让你内耳里的前庭神经安静不下来。(前庭神经:负责平衡和听觉的感受器)嗨久了,大脑自然也累了。
2. 怎样可以缓解长时间坐车的疲劳?
① 让车上人少一点。这个真的有科学研究的,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对乘客疲劳做过研究,坐车坐满乘客时候的人均 PFR,就是标准化疲劳感知率,比坐一个人的时候要高上 118.625%。也就是说,车上人少一点真的会让坐车没那么累。虽然我也不知道具体为啥,但既然有人做了实验,姑且信他一信。这不重要,我还有第二个解决办法。
② 听合适的歌。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降低疲劳感知率。尤其快节奏的歌曲更容易提高多巴胺的分泌量,让人觉得没那么疲劳。但是也会让司机不由自主加快开车速度,大哥大哥慢点儿~最好还是选择和我们心跳频率相同或者相近的音乐,既让人没那么疲劳,又不会让司机开太快影响安全。
附录
① 坐车和开车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坐车的人没办法了解汽车的运动趋势。举个例子,前面有个障碍物,司机知道要刹车,就会让身体的肌肉提前准备好,来对抗刹车时候的耸一下,坐车的人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刹车,只有内耳里的前庭神经感受到平衡发生变化了,肌肉才开始应急调整,导致乘客的身体其实一直在微调,肌肉也更容易觉得疲劳。
② 而且开车的人会有即时反馈,要超车啊或者拐弯什么的,会促进体内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释放,心跳也会比平时快一点,能让人体血液循环更流畅,带走大脑里的代谢废物,让人一直保持精力。
③ 不过一旦到了目的地,开车的人可能一下就觉得累了,因为这时候刺激反馈消失了,人的疲倦感也会一下子涌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