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侯路上的夜明珠——能仁巷
悠闲的假期,晴好的天气。今年“五一”长假,在吉安市举办的“文章节义金庐陵,吉山吉水吉安游”大型宣传活动鼓舞之下,我在吉安城好好地逛了一回。那天参观完吉安后河边的“梦回庐陵”,已近傍晚,吉安的朋友曾告诉我,能仁巷晚上最热闹,值得一去。于是我坐上了一艘后河的游船,驶向能仁巷。
后河的夜景美极了,夏日的凉风,扑面而来,身心凉爽。我在船舱中静静坐着,不时探出头来欣赏河面两岸的夜景:两岸楼房灯光闪烁,河边树林有用灯光装饰的夜莺、翠鸟栖身于树上,像是在得意地鸣唱。河中有灯光装饰的荷花、剑兰,红蓝相映,温馨迷人。尤其是那些装上灯光的白鹅、水鸭、鸳鸯像真的一样,在水里游动……还有那横跨在后河上的多座小桥,在灯光的点缀下,倒映水里,如彩虹卧波,浮光跃金。河面不时有装饰美丽的竹筏摇过,这些让人目不暇接,颇有南京秦淮河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我和同伴飘过湖面,穿过桥洞,静静地欣赏着这番美景。
突然,一片灿烂的光芒映亮了整个湖面,就像是一颗七彩的夜明珠,原来是后河在这里拐了个弯,进入了靠在河畔的吉安有名的历史文化街区——田侯路能仁巷,这里霓红灯闪烁,店铺林立,含有庐陵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街上热闹繁华,我的心激动不已,立即在“半苏桥码头”下了船,登上岸,快步向能仁巷走去。
能仁巷位于吉安市中心,是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因能仁寺而得名,范围不大,却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庐陵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里曾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驻足地。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站在小桥上眺望后河风光,写出了“此地风光半苏州”的名句,被杜甫称为“吾祖诗冠古”的杜审言在此创办相山诗社,一度成为庐陵文化地标;明代名儒陈嘉谟、王时槐在此设立西原会馆,推动了庐陵学风的兴起。
为了保护传承庐陵传统优秀文化,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做旺做强中心城区,吉州区投入一定资金,通过庐陵美食、城市记忆、夜经济体等,打造了这独特城市文化和旅游的亮点新地标。
沿着街道我们走向了能仁巷街区一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这里很吉安”的霓红灯宣传画,一下抓住了我们的好奇心。
跨进街区内,抬眼看见的是一条巨大的祥龙灯笼高高悬挂,流光溢彩,美仑美奂。这条祥龙采用传统的纸扎工艺,结合现代光影技术,呈现出栩栩如生的效果。每当夜幕降临,祥龙灯笼便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与周围的古建筑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整个街区为一字动线,两边开铺,复古风、民国风、人民公社风格的商店或饭馆比比皆是,实实在在还原了不同时期富有吉安特色的生活场景,勾勒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这条街以吉安特色餐饮、庐陵美食、非遗体验等为特色:如糖炒米果、白糖糕、勺里油咕里、高峰坡豆浆油条、非遗糖画等,无论你是想尝试地道的吉安美食,还是享受一顿精致的特色料理都能满足你的口味。这里除了历史文化和美食,能仁巷还有别具一格的“半苏桥”在等着你去探索,这里还有工艺品、石膏DIY、古风发簪等,你可以找到许多独特的纪念品和精美的工艺品,逛逛小商店,就能买到你心仪已久的宝贝。在这里,你能看见设计者、建设者、经营者他们为了完美体现“这里很吉安”五个字的内涵所作出的努力。
我们转到楼下,那是能仁巷临河夜市一条街。夏日的夜晚,在河边宽阔的栈道上,吹着河风,喝着小酒。一边感受凉风拂面的清爽,一边品着宵夜的美味,那种享受像似神仙过的日子,你千万不能错过,这里有香喷喷的烧烤,麻辣诱人的川菜,阿姆源辣椒炒肉,各种寿司、沙拉、可口的冰淇淋,还有当地的臭豆腐和吉安炒粉,还可以品尝经典的火锅和串串香,每一口美食都是这庐陵城市对你的热忱招待,这里地道的吉安味会让你流连忘返。
能仁巷不仅是一个庐陵美食街区,还是一个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这里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古风演绎、放花灯、古装表演和文化展览等,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庐陵文化的魅力,无论你是来品味地道的美食,还是研究非遗文化,能仁巷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一条千年后河,一幅庐陵画卷,坐落在“半苏桥”边的田侯路文化历史街区能仁巷,犹如一盏璀璨的明灯,一颗闪亮的夜明珠,她闪耀你的眼睛,摇晃你的心灵,引领你到吉安这座美丽的城市来打卡、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