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省城来(载十一)

《暑来读书花酿蜜》
◎华佩君/赣县中学
吾辈逢中年,不惑想读书,匆匆来是也。
今年七月初,我校教科处转发上级相关通知,获学士学位满三年的老师可以申请基础教育师资硕士培育。因我有一颗教研的热爱之心,且一直有一点教育情怀,得知有这么一个契机,去学习提升自己,深化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拓宽眼界,于是乎,此时我内心很是向往读书。
但想重返大学校园读书,面对的纠结和矛盾还不少。
首要的是我正值初一升初二孩子,他的老师再三嘱咐我,在暑假给他补一补,抓一抓,力争弯道超车。而我要是去了省城读书,意味着要把我儿子丢下二十多天。
今年暑假,我本来和儿子有个计划,八月中旬前后有一段时间歇息,带他外出旅游几天,如果我去参加这个学习培育,我和孩子基本一个暑假没有休整时间,这点很难说服自己。
由于我参加培训报名较晚,只剩下东华理工大学可以报名,而我心目中的江西师大母校名额已满,没能报上名,让我一时有点失望。
但想来也有些无所谓,因我现已经是中学高级职称,参加此次培训的结业证,虽有职称评聘倾斜政策,但对我意义不大。人到中年,为人母为人妻,到了暑假应该以孩子为重,以家庭为重才是啊。
另外,说实在的,此次培训并非报销,而是自费。虽然有些市教育局政策比较亲民,优厚报销三分之二,但每个市的财政条件不一样,很多是不予报销,而靠完全自费的。
因此,可谓“费时费钱”的培训对我来说,没有现实性的优待意义,故当我报上东华理工大学的中文专业,我却迟迟没有缴费,我一直在犹豫,甚至打退堂鼓。

但当我听说还可以报名回母校江西师大文学院时,我毅然把那些犹豫的因素全抛诸脑后,一切都不再是问题。在获得准确消息,已经登录母校文学院硕士培育群,我在第一时间就把费用缴上了。
只因一颗学习求知之心,及奔着母校,奔着故旧老师,正如我们班长刘宇龙同学说的:“人生自是有学痴,此事不关风与月”。于是,我开始了为期20多天的回归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活。
第一天,是开心,求知若渴,詹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很经典,都值得记录。像知识大爆炸,应接不暇。老师说,与文学教育谈一场酣畅淋漓的恋爱,实现灵魂的拥抱。即使使有新的获得,让生命形态进一步的生长与改造。
文学让人丰盈和安宁,语文课才能做到改造与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与状态。此类语句,熟悉的逻辑,严密的长句措辞风格,让我在朋友圈写道:再次回到师大课堂,久违的感觉,仿佛回到大学求学时代。
第三天,因为艰苦的求学条件,被安排在母校旁边的职教园,又远离家,远离孩子,很久没有过这种艰苦的求学生活,对比家里的亲子融融,闲逸暑假,又倍感漂泊,孤单与无助,我开始无比的思念家,思念我娃。
我给自己打气,在朋友圈写下:苦逼的求学生涯,给自己鼓鼓劲,打打气。加油,坚持!
但转念一想,我在南昌研修学习20来天,今天才第三天,就感觉到读书生活之苦,就有点坚持不下去之感。转念一想,这不就是我学生的日常生活吗,我学生们都能坚持,为什么我不能呢?
何况,中学生们还要上晚自习,每天早上晨跑,每天要高速运转大脑写好作业,一不小心还要遭遇老师或家长的组合训。读书,真的太不容易,太辛苦了,学生娃们真的很棒。
所以,我们当老师的,真的要对学生娃们好一点。此时,我决心要坚持,要为自己的孩子娃做个好榜样,我与我同来参加学习的“闺蜜”,分享了这一真切感受。

今天,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开班仪式,主席台上的领导发言振奋人心,令人印象深刻。首先强调了此次针对基础教育师资硕士生培育的重要性,以及培育的意义重大性,也再次强调优惠政策,并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最后,教育厅吴书记有几句话,道出了我们的心声。他说我们这群人真的很不容易,把正需陪伴培育的自己的孩子丢下,把自己的假期丢下,为了提升教育教学,提升自身师养,义无反顾地重回课堂,早出晚归,过回辛苦的读书生活,我们理应为自己骄傲,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
从第五天开始,我们慢慢地开始适应。几位来自赣州的同学,每天来回麻丘镇或瑶湖夜市的路上,到了周末则相约周边出游,似乎也是一种别样的时光。教授们的精彩授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觉得不虚此行,早已赚回了学费。
詹老师的渊博学识,新媒体龚老师的技巧,教师文化张老师的启发,英语唐老师的风趣可爱,还有班主任肖老师的耐心,及未来得及见面的老师们,是他们的学渊优秀,让我们保持强烈的期待之心。
在师大,在我的母校,我犹如回归了我的学生时代生活。每天从早上出发,沿马路进师大校门,穿过校园小路上学。中午和晚上吃食堂,放学后又穿过校园回宿舍。每天离开校园前,还可走走停停,留个倩影,晚上待在宿舍里,还不忘观看巴黎奥运,关心中国的金牌排第一。
这一切,令我仿佛回到青春洋溢的大学时代,完全忘了我已是一名中学女教师,恍然自己就是一个大学女生。这是角色感大大减轻了一开始的漂泊、孤单的不适之感,更有了浓郁的求学生涯回归感。

接下来,还有约十天的学习时光。同学们早早就起来了,有一早来早读的,有晚上去上晚自习的,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下,我被裹挟着也加入其中。或许我不如年轻人学习思维敏捷,也不如他们那么拼搏与“卷”,但我顺其自然,随心所欲些。
即使到最后,我只获得了一纸结业证书,未必能考取硕士学位,毕竟硕士学位通过率只有百分之十五,我也没有很大信心,拼得过年轻的姑娘们,小伙们。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我将不虚此行,收获满满,收获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比这更重要的,正如古人所云:“沐浴更衣”、“洗耳恭听”,这是我们在学习与读书过程中,让自己回归于零的状态,把心灵完全净化,做一个海绵,虔诚求学,聆听着老师们的授课,听他们教给我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方法。
我在此过程中,我要更清楚地认知自己,觉知自己,找到自我,这是最重要的。
虽非我辈读书时,
老成采撷也成蜜。
切磋琢磨经纶生,
天光云影水飞腾。
这次参加培育学习,除专业知识得以深厚之外,还得到的滋养与能量,以及自我的回归,就是诗中所言“天光云影水飞腾”之境。 谨以此诗作结,为我及我们这批勇立潮头,好学不倦,精神可佳的同学注解。
相信这段学习经历及我们在此间汲取的营养,将融入我们日后的职业生涯,给我们不竭的能量,伴随我们在教育教学路上,不断开拓前行,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