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山甲
江西抚州 徐志华
“川山甲”,是波士顿查尔斯河东岸附近一家中餐馆的馆名,离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不远。
别误会,不是“穿山甲”,人家写的就是“川山甲”。夸张而暗喻,大概是:别人山水甲天下,我这吃喝天下甲吧。好记,据说还是连锁,纽约也有。
“川山甲”临街,店门很小,只能容纳两三人同时进出,一点都不堂皇,如同美国大多数门店一样。进入堂内,可见之处不算大,大概两百来平方米,装修很“中国”:青石地板,灰色瓦片,木格栅栏和屏风,还有灯笼,国画,除了不见圆桌,都是四至六人的小方木桌。正是傍晚时分,堂内二十余桌基本坐满了食客,大部分是东方脸孔,也有三分之一的白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波士顿有几十所大学,特别是查尔斯河两侧有著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吸引了许多中国年轻人。
刚入座,便有服务员前来,也是年轻的东方面孔,个个阳光帅气。先是一句英语问好,一听说中文,便立马改口。真是他乡遇故知,异域闻乡音,一下变得亲切起来。也有个别服务员,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中文不甚流畅,对有的中文词汇不解其意,于是不得不用英语重复一次。大概他是华裔血统二三代,也有可能是学中文不久的亚裔。
辣子鸡、小炒肉、猪手焖黄豆、煎饺,……七八道菜点完,不久就上齐了,似乎没有西餐厅等待的时间长。吃了多日西餐,突然改中餐宴,几轮下来,那个辣,那个麻,那个香,那股熟悉的味道,瞬间通过万千味蕾,传遍全身,打通血脉,汗也出了,脸也红了。抬眼擦汗之际,环顾四座,发现食客有的使双筷,有的用刀叉,自在淡定,个个吃得投入,聊的欢快。
在清脆明亮的琵琶音乐声中,看着食客,看着熟悉的餐厅,看着身边女儿女婿和外孙们大快朵颐,我有些恍惚,不知身在何处。想起进店门时,在窄小门厅处,有一小型假山盆景,有发财树和芭蕉叶,迎面墙上还写有一首中文诗词,便悄悄放下碗筷,踱到门厅,认真看起来。诗借用了杜甫《兵车行》的起始句:
车辚辚,马啸啸,
小院隐于市,而无车马喧。
流水静音好,幽若高山间。
清风弄沉香缭僚,
烟雨伴诗书吟吟。
邀朋约友席上落,
烹茶抚琴话半生,闻竹戏鱼卸凡尘。
美酒炉上烧,醉影杯中摇,
小院有佳肴,香浓舌中绕。
腌腊煸熏爆溜滑,甜酸咸香苦辣麻,
百馐百味百盘馔,一菜一格一品花。
心自然,味至真,川山甲。
诗字体行楷,没落款。也许这位匿名作者觉得,地球在变小,时代在变化,在异国他乡的往来之客,应该在唇齿之间、舌尖之上,享受浓浓的家乡味道,忘却乡愁,达到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怡然境界。而事实上,这里的食客也少见骚客离人笔下常有的忧愁失意之色。
真的能忘记乡愁吗?也许很难。我想。回桌之时,再次环顾店堂,觉得熟悉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