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学子三下乡|发展促成就,青春赋新能
2024年7月3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暑期“三下乡”促进团来到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对当地面包产业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实践团深入了解资溪县面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定位、销售渠道等。通过实地考察工厂、面包店以及相关的农业原料种植基地,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提出助力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方法。
当日,实践团成员先是通过参观资溪面包发展史展览馆,开启了对资溪县面包产业深入了解序幕。在深入了解了资溪面包产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之后,紧接着前往了当地的面包工厂,参观面包生产的现代化流水线作业。通过走访,实践团不仅了解了面包制作的传统工艺和技艺传承,还深刻感受到了资溪人民对面包产业的热爱与执着。
见证烘焙传奇,传承创业精神
当实践团成员来到资溪面包发展史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览馆的大门以巨大的面包造型装饰,上方“资溪面包走天下”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资溪面包人勇闯天下的传奇故事。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一组名为“弄潮”的大雕塑,六个面包师擎起一个大面包,脚踏波涛,阔步前行,生动展现了资溪面包人勇闯天下、勤劳诚信、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展览馆的核心区域设计独特,以面包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展品、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生动再现了资溪面包人的奋斗历程和创业精神。展览馆内详细介绍了资溪面包产业的起源,特别是两位退伍兵洪涛和张协旺如何带领资溪人民走上了面包创业之路。他们通过军营中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烘焙技术,退伍后毅然决然地开启了面包创业之旅。以“一姓带一户,一村带一镇,一镇带一线”的模式,按照“总部基地+大型冷链物流+门店销售”的模式运营,不仅供应当地面包产业需求,还辐射至江西,乃至全国烘焙市场。现如今,资溪人在全国1000多个城市里开设了16000多家面包店和两三百家烘焙企业,甚至将业务拓展到了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地。
“你可能没听过资溪,但一定听说过资溪面包。”工厂负责人吴主任是这样和我们说的。资溪面包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将资溪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面包之乡”。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切实感受到资溪面包从“无中生有”做到全国遍地花开,自己资溪面包人“敢闯天下、勤劳诚信、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面包精神。

深入流水线,见证美味诞生
在参观完资溪面包发展史展览馆后,实践团沿着预定的参观路线参观面包生产线。走进面包工厂,一股麦香味扑鼻而来。生产线包括原料准备区、搅拌区、发酵区、成型区、烘烤区、冷却区、包装区等。从原料的精确配比、面团的细腻搅拌,到发酵的精准控制、烘烤的恰到好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资溪面包厂还广泛采用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面团的自动搅拌、成型,到烘烤、冷却、包装,整个流程几乎都在机器的精准操作下完成。资溪面包厂的员工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态度。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确保生产线的顺畅运行。
资溪面包厂对食品安全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严格的把控。“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生命线。”工作人员对实践团成员说道。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注意到生产区域的环境卫生非常整洁,员工们都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范。同时,面包厂还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一批产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期望。

通过本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加深了对“资溪面包”的认识。“资溪面包”的成功崛起也给乡村企业带来更多经验。
大江号作者:李咏晴 温艳 俞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