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山湖的变迁
熊世俊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是长江流域过水型、吞吐型的重要湖泊,承纳江西五大江河等区间来水,经调蓄后从湖口流入长江。
鄱阳湖南面有一大湖汊——军山湖。军山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境北部,是全国县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5公里(最宽处16公里),水面23万亩,相当于33个杭州西湖,流域面积616公里。

军山湖由于座落鄱阳湖南面而得名南阳湖,元朝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大战鄱阳湖十八载,常有战船出没南阳湖,军兵聚集撕杀,湖中有小山叫日山和月山,后人遂改名为军山湖。军山湖水清如镜、四周群峦环抱、风景如画。湖中盛产甲鱼、银鱼等名贵水产,早年由于水质好,水浅处成片生长菱角和莲藕。
进贤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南岸,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县内水系纵横、湖泊密布。旧社会由于严重失修、灾害频发、百业凋蔽、民不聊生,“一滴湖水一滴泪”就是当时湖区人民深受水患的真实写照。
据县志记载:从1931年至1949年的18年间,有五年遭受大水灾,1949年夏连降暴雨,鄱阳湖水位猛涨,湖水通过军山湖、全溪湖、青岚湖倒灌,致使全县4万余亩农田被淹,农作物几乎绝收,群众生活困苦。
我是1949年到省八一革命大学学习,1949年10月初毕业分配到进贤县工作,亲眼看到有的农民吃不上饭,吃棱角藤,还有的吃观音土充饥。1954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水,内涝严重,鄱阳湖水位上涨又倒灌进军山湖,致使大大小小的圩堤经受不住长时间浸泡,崩塌决口,县城也被淹,人民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全县受灾人口11.14万人,倒塌房屋2800间,农作物大大减收,家禽大量死亡,县城一片汪洋,捕鱼小船游戈。商店菜场都搬迁到地势高的中山台搭棚营业,那时县粮食局座落在县城地势低的西北街,洪水退却时,在粮食局的房子里还抓到不少鱼呢!后来我同粮食局局长任家珍同志开玩笑说:“你真不简单,不仅会管粮食,还会在办公室养鱼、养王八,难怪县委要你去军山湖水产养殖场当厂长(干部下放)。”
中共进贤县委面对连年遭受洪涝灾害的现状,痛下决心改变现状,如何改变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几年洪涝灾害的现实,认识到改变现状的关键是要解决“上灌下堵”造成水患的问题,做到鄱阳湖涨大水水位高,不倒灌殃及田园、村庄,而低洼地区的积水能及时排出。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县委一班人走遍军山湖沿岸村庄、田间、山头观察地形,走访群众,倾听水利专家的意见。
1957年时任县委书记邢海川同志亲自带领赵明水(副书记)、熊世俊(办公室主任)和水利局的干部乘当时县里仅有的一艘柴油机船实地观察,船行驶一段时间,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行驶中的船在大风大雨中颠簸得非常厉害,驾驶船师傅只好顶风逆行,没料想柴油机又突然熄火了,怎么也发动不起来,船没动力,不但不能前进,只能在大风大浪中漂,危急之下,师傅让大家拿船上的舱板当桨,尽量稳住船体,使船不转圈、不倾斜。就这样,船体随风漂流直到半夜时分,终于靠了岸,驾船师傅连忙放下铁锚,拉紧绳索,稳住船体。天刚刚亮,大家下船一看都吓了一身汗,幸好靠到了周坊村,如果再偏离一些,那船就要漂到无边无际的鄱阳湖了,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充分调查研究,专业人员的勘察设计,最终县委研究决定在军山湖与鄱阳湖交汇口的三阳街泸浔渡修一条大堤,切断军山湖与鄱阳湖之间的自然联系,变鄱阳湖的湖汊为独立的内湖,以保障内湖水位相对稳定,保障湖区内群众生产、生活。
1958年10月,全县动员组织了以民兵为骨干的近万名劳动力,由兵役局局长石辉同志任总指挥,县共青团、县妇联参与,奋战一秋冬,终于完成了军山湖筑堤堵口任务,建成一条长3300米、高23.5米、堤面50米的大堤。大堤修成后军山湖从此成为可以管控,可供开发利用的内湖,滨湖地区11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告别了连年水患的日子。宏伟的大堤不仅隔断了鄱阳湖与军山湖的自然流通,而且将三阳乡到三里乡的公路连接起来了,形成从县城到七里乡、前坊乡、三阳乡、三里乡、梅庄乡、钟陵乡的公路大循环。

万军大战军山湖的同时,县委又策划解决县境内积水排泄的问题。1958年冬开始挖一条7.3公里、底宽40米的人公河,开挖任务分配各乡、各机关单位。当时我下放茅岗垦殖场,由我带领下放干部和职工参加挖河工程,吃住都在工地,参加开河的人员个个干劲十足,开展竞赛,人人不甘落后,你追我赶,挑起担子奔跑。有的年轻人冒着下雪天打赤膊干,谁也不甘心少挑一担泥、少挖一锄土。当时的干劲至今难以忘怀,人工河在举全县之力的奋战下仅一个冬天便基本修成,取名幸福港(60年代中期、1971年、1977年冬又分别进行了完善工程)。人工河开挖成功后,青岚湖及县城、马井港一带低洼地区的积水可以顺畅地排泄,县城再也不会成湖泽了。而且从县城到池溪、钟陵、南台、梅庄的水上运输更畅通了,沿河岸的三万多亩农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军山湖成为进贤县境内独立的内湖后,养殖业得到大发展,特别是养殖河蟹。经过1981年省水产局发放蟹苗800斤投放到军山湖人放天养,逐步发展到栏网粗养,1992年正式成立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河蟹养殖得到大发展,2023年产蟹2699吨。由于军山湖水质好,适宜河蟹生长,有“清背白肚、金爪黄足、个体硕大、味道鲜美”的特征,是大闸蟹的上品,在历届河蟹大赛上屡获“金奖”“银奖”“蟹王”“蟹后”的美称,是江西的著名商标,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河蟹的生态生产链带动了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湖区实行“公司+农户”,农民增收受益。军山湖已成为南昌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熊世俊:1949年7月参加工作,曾在进贤县和宜春地区工作30多年。1982年到新余工作,历任副县长、地区农科所所长、县长,市政府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2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