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新赤兔之死
马嘉出生时,命运似乎就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患上了兔唇,那道裂痕仿佛是命运的嘲弄,让他从小就饱受他人的嘲笑和异样的目光。马嘉的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生活拮据。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马嘉从小就立志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
高中时,马嘉为了筹集手术费,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他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和周末则去打工。经过几年的辛苦,马嘉终于攒够了钱,做了兔唇缝合手术。虽然手术让他恢复了自信,但也让他耽误了学业,没能考上大学。不过,马嘉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继续半工半读,先后拿到了函授大学专科和本科文凭。
毕业后,马嘉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省城的一家网站找到了一份小编辑的工作,并入了党。马嘉知道自己先天不足,所以在工作中格外努力。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马嘉获得了许多奖项,并策划了许多成功的活动,为单位的创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事们在背后给他起了个外号——赤兔马,把他比作吕布座下的千里马,可见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只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嘉虽然得到了历届总编辑的依重和肯定,每年不是被评为优秀员工就是优秀党员,但十六年来像被焊死在正科级的岗位上,始终没能前进一步。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跟马嘉开玩笑。他的父亲患有严重的慢阻肺,一到冬天就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反反复复住院治疗。虽然农村医保能报销大部分费用,但剩下的部分以及一些不能报销的费用,还有护理费用,依然让马嘉感到压力山大。医生建议他父亲冬天要经常晒太阳,以减少发病的频率,但最好要在阳光房里晒太阳,以防止风吹和高空坠物。
马嘉找遍了省城很多地方,但大部分地方都不允许搭建阳光房。而允许搭建阳光房的地方,房价又高不可攀。马嘉有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小学,妻子在一家工厂打工,年收入不到5万。虽然马嘉的收入在全省来说算是中上,但比起省城的生活消费,依然捉襟见肘。全家现住的房子不足一百平米,只有两室两厅,马嘉夫妻住了一间,父亲住了一间,马嘉把餐厅改成了儿子的房间。但女儿马上也要满11周岁了,必须分开来住了,现在的住房显然无法给女儿一个单独的房间了,改善住房已迫在马嘉眉睫。
马嘉几经波折打听到了有个90年代建的老旧小区,虽然房子产权只剩下了四十年不到,但是一来房价便宜,二来带前后院子,尤其是后面的院子,整个小区家家都改成了厨房,这样一来多出来一间房间刚好够马嘉一家住。最重要的是,那小区有院子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搭了阳光房。马嘉很心动,于是借贷了100多万买下来了其中一个单元的一楼,然后简单地装修了一下,也搭了个阳光房。
只是没想到的是,在搭建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谁告诉他不能搭建。刚刚搭建完了第二天,城管就找上门了,要求要拆除。此后城管又不断来催,说有人投诉。马嘉据理力争,问城管为什么只拆他一家?城管称周围的阳光房是之前搭建的,马嘉认死理,告诉城管后面的邻居是同时搭建的,顶楼的邻居是在马嘉之后搭建的,但是城管只是声明有人投诉,坚持要拆,并通知了马嘉的单位。然后单位也严令他必须要拆,因为他是党员。马嘉几次找城管沟通,也说了自家的特殊情况,但最后城管还是把它拆了。马嘉成为了小区里唯一一个阳光房被拆的业主。
祸不单行,因为违建的事闹得单位领导很烦,单位也把他强制“劝退”了。马嘉不理解,整个小区家家都有阳光房,为什么就他一家不能搭建?就因为他是有单位?就因为他是党员?而且还维权无门。两个孩子都已长大了,父亲眼看又要再次住院了,现在工作又丢了,马嘉万念俱灰,他整夜整夜睡不着,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一夜之间白了头。
半个月后的半夜,马嘉的妻子发现马嘉不在身边,出来找了很久,结果发现单元的顶楼上一个身影飞身而下,就差一点点砸到了她。在一滩血迹里,她看到了马嘉那满头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