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红梅

2025-02-20 18:45 阅读
小雅💦

徐小雅

    春信初至,轻岚漫卷。九江市濂溪区南山公园栽培的四百二十株梅花,在古色古香的飞檐翘角间次第醒来,这是它们与人间相遇的第一个轮回,每一朵都捧着新生的希望与美好。

    带月河畔,一大片红梅开得正艳,深红的花瓣层层叠叠,远远望去,宛如跃动的火焰,在明媚春日里灼灼生辉,十分夺目。其间,三两株白梅错落点缀,显得格外清雅。广佛寺的红墙边,一株绿萼梅敛着禅心静放,在红梅的掩映下默默生长,总是被游人忽视,却在不经意间送来一缕冷香,蓦然回首,心生欢喜。通往思贤台的腊梅,最懂人间烟火,它们将金箔似的落瓣撒在草地上,即便零落成泥,依然暗香浮动。山巅的美人梅最是孤傲,或迎风怒放,尽显风华,或半含娇羞,欲语还休,以凌霜之姿凝望着德化楼,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絮语……

    红、白、黄、绿,这些缤纷的色彩,皆是春天馈赠的礼物。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我继续探寻,竟邂逅了一段别样的温暖故事。

    在梅林深处,我与辰子不期而遇。这位十二岁少女,正踮起脚尖,轻嗅枝头的新蕊,稚嫩的脸庞,洋溢着幸福与骄傲。说来奇妙,她与这片红梅同岁。十二年前,那声清脆的婴啼,恰巧惊落了第一缕梅香,彼时,德化楼前镌刻着“鼎盛千秋”的青铜鼎,已开始默默收藏时光的记忆。从襁褓中的婴儿,渐渐成长为身着校服的少女,母亲莹润如初的梅花簪已藏不住鬓边的白发。每年红梅绽放的日子,母女俩如约来到南山登高赏梅,在青铜鼎前定格相拥的瞬间。

    “不知日后还能否抱起她,为她托举未来……”母亲低声呢喃,未尽之语随着悄然滑落的泪水,滴碎在这片承载着回忆的土地上。风掠过梅梢,将十二年光阴吹成青铜鼎上斑驳的绿锈,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爱的见证。

    南山的清晨与黄昏各有韵味,有人偏爱晨光熹微,有人钟情晚霞绚烂,有人迎着光奔跑,有人在树影间徜徉。他们或三五成群在岸边欢舞,或携手相伴于林下低唱,或独自前行架起手机直播,编织着人间最质朴的清欢。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用镜头裁剪一枝梅影,赠予天上云彩,也赠予世间芸芸过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园丁邹师傅道出了其中奥秘:“养梅如绣花,针脚都藏在四季里——春施豆饼肥催芽,夏引山泉水润根,秋捉蛀虫护经脉,冬培腐殖土蓄力。腊月最是要紧,趁着梅骨未萌花信,剪去冗枝杂桠,剪枝时,连呼吸都要放轻。”十二年寒暑,他在这片土地默默耕耘,将四季的守望化作指尖的从容。光影交错间,邹师傅孤独坚毅的身影渐渐与红梅融为一体,原来,最动人的那抹红,不在花瓣,而在匠人嵌着经年梅香的掌纹里。

    青石向晚,苔径幽深,褪却朱砂的花瓣,慵懒地卧在石阶之上,仿若点点胭脂,晕染出几分诗意。穿行林间,步履轻盈,绣鞋踏处,步步生香。辰子轻抚垂枝老梅,“妈妈说,我们都在等一场雪。”暮色突然明亮起来——我仿佛看见碎玉纷扬处,红梅傲雪燃作火凤凰,应和着卢梅坡穿越千年的叹息。梅雪竞艳,终究还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南山红梅以虬枝傲骨的姿态,书写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它们不争春光,却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从容,在静谧中积蓄力量,在无声中孕育希望。愿我们如南山红梅一般,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