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歇伏

梅 岭 歇 伏
(散文)
邓晓明
甲辰龙年的夏天,确实很不寻常。前期连续性暴雨加持,雷电交加频发,仿佛龙颜真的发怒了。进入七月份,天气大反转,云雨消声遁迹,直接进入高温高湿烧烤模式。
入伏以来,连续十几天的晴热少雨,太阳象一个大火球,悬在头顶上烤炙,整个城市就像罩在一个大蒸笼之中。人们只有依靠空调,勉强度日,可又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人们纷纷逃离城市,寻找各自避暑歇伏之地去了。
几年前,妻子用在南昌城里买一卫生间的价钱,在百里外的梅岭买了一套房子,并在房前屋后,开了一些荒地,供种菜养花,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之前,因单位返聘主编《江西省气象志》,很少去享用,今年终于可派上用场了。
伴随我十多年的爱车“朗逸”,似乎深谙主人的脾性,一上九州高架,就像脱缰的马驹,撒开四蹄欢乐奔跑起来。不一会儿功夫,就来到了国家森林公园一梅岭园区门前。树木一下子茂密起来,空气也清新了许多,全身顿感到凉爽舒适。
天刚蒙蒙亮,聋子婆婆家的公鸡,就准时站在墙头上,扯开嗓门,大声啼鸣起来,而且分贝越来越高。喜欢睡懒觉的年轻人,烦其所扰,打开窗户,大声讨伐。我们这些老年人,睡觉较浅,索兴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
洗漱完毕,走出家门,天已大亮,旭日东升,光芒万丈,透过茂密的树隙,洒在大地上。大家不约而同向菜地里走去,山里夜间露水很重,路旁的草丛上,露珠在太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宛如晶瑩剔透的珍珠。妻子负责摘菜,计划着一天的食谱与菜肴,并盘算着将多出来的送给邻居们品尝。我承担锄地除草等体力活,不一会儿功夫,衣服裤子就全湿透了,分不清是露水还是汗水。
临近黄昏,夕阳西斜,阳光开始柔和起来,空气中也透出些许凉意。邻居们陆续来到菜园里,有的浇水施肥,有的整地播种,也有的捉虫拨草。大家边干活,边聊天,你一句,我一句,很是热闹。谁家的儿子结婚酒和孙子满月酒一起办,即省了一餐酒席又收到了双份礼;谁家的女儿考上了985大学,谢师宴办得体体面面、风风光光;张家长、李家短,都在这里隆重发布,你刚唱完我登场,笑声叫声打闹声,高潮层出不穷。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上,视线开始模糊不清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结束一天的劳作,返回家中。
夜幕低垂,晚餐开宴,我将小饭桌,摆到露天空旷处,边吃饭边与路人聊天闲谈。家庭主妇们端着饭碗,慢慢聚集过来,边吃饭边聊天,边品尝各家的菜品,再权威发布某位厨娘手艺高强,烹饪的菜肴色香味俱全。
吃完晚饭,洗好锅碗,我开始雷打不动的散步程序。穿过繁茂幽静的月照竹林,来到古色古香的太平心街,徜徉在半朵悠莲的小桥流水人家,安坐在凤凰台下尽情欣赏南昌采茶戏的神韵。就像酷热的三伏天,吃着冰镇西瓜,几分惬意,几分甜意。
当夜深人静之时,躺在竹床上,吹着电风扇,捧读着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
2024-8-5于南昌梅岭太平里
作者简介
邓晓明,男,1956年出生,江西南昌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地域文化研究会理事,《江西省气象志》主编,气象诗社常务副社长,江西省邓氏文化研究院院长(手机微信同号:13607065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