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半成品的诗文

半成品的诗文
文|闻君
2025.4.26
我的手机和电脑里,积着许多半成品的诗文,横竖都难成完璧。每每得了佳句,或是灵光乍现,便急急地录下。有的勉强成篇,却总觉意犹未尽;有的写到中途便如溪流遇旱,再难续写。这些未竟之作,都被我暂且搁置,成了诗文作坊里的半成品。事后,多数得了机缘,经补充润色后终成完整篇章;不过,仍然还有些始终静躺在记忆的角落里。
这些零章断句,有的记录在电脑文档中,有的保存在手机便签里,还有些随手写在笔记本上。晨起夜寐,我总要将这些半成品来回翻阅,如同老农察看自家菜畦。有时某段文字忽地跃入眼帘,竟会触动新的思绪,那些被遗忘的半成品便又有了重生的可能。
譬如昨夜又添一篇半成品。十一时入眠,十二时莫名醒来,照例看看手机。忽见关注的公众号更新——正是我熟识的冯晓辉教授的浔城故事专栏,文章是江汉民写的《教授冯晓辉》。细读之下,江君笔下的冯教授印象,竟与我心中所想若合符节,似乎是把我想写的写了出来。一时兴起,连忙将对冯教授的种种印象倾吐而出,生怕这灵感如朝露般转瞬即逝。待录毕重读,却自觉笔力不逮,远不及江君文章之妙。只得将其归入半成品之列,心想这事后再来补充完善。

这些半成品中,有的或许永无见天之日,有的则静候灵感再度光临。明知多半徒劳(最终未成文的多),却总不忍删弃。文人积习,大抵如此。每见它们,便想起那些转瞬即逝的念头,恍如夏夜流萤,明灭不定。
世人多谓文章须一气呵成,我却不以为然。半成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如同云端的种子,或许某日便能破土而出。即便永无萌发之日,时常在这些电子文档间逡巡,从灵感的吉光片羽中寻找新的创意,亦不失为一件悦事。
写作之道,本就是与自己的持久角力。这些半成品诗文,恰似这场角力中留下的斑驳印记,记录着那些稍纵即逝的灵光,那些未竟的思绪,那些在黑暗中闪烁过的星火。它们或许永远残缺,却也因此保留了最初悸动的本真模样,在静静等待着被重新唤醒的时刻。
【作者简介】
闻君,本名朱文军,1968年出生,江西瑞昌人。性喜文字,常以诗词散文自娱。闲时品茶读书,偶弄箫管,在平淡生活中觅得几分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