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解开心结的钥匙

2025-05-03 16:37 阅读
吴炜枫

《心学》解开心结的钥匙

     文/吴炜枫

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被各种心结所缠绕,它们或源于未竟的遗憾,或来自现实的挫折,又或是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困惑。而心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复杂的情感迷宫中找到出口。“升维,破圈,放下,翻篇”,这四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实则蕴含着解开内心枷锁的深邃智慧。

升维,是从更高的维度审视自我与世界。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便是完成了一次认知的升维。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他摒弃了外界的纷扰与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人性与宇宙的本质层面去思考,最终悟出“心即理”的真谛。当我们陷入心结的困境时,往往是因为视角局限于当下的得失与痛苦。就像站在山脚,只能看到眼前的荆棘与障碍;而当我们尝试升维,如同登上山顶,便能俯瞰全局,曾经的困扰不过是沧海一粟。升维让我们跳出具体事件的纠缠,以更宏观的视野看待人生,明白所有的挫折与磨难都是成长的阶梯,心结不过是心灵蜕变的契机。

破圈,意味着突破自我设限的边界。心理学中的“舒适圈”概念,与心学中打破固有认知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常常因为害怕改变、恐惧未知,将自己困在熟悉的圈子里,久而久之,这圈子便成了束缚心灵的牢笼。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种宏大的志向便是一种破圈的勇气。他不满足于个人的修身养性,而是将视野拓展到整个社会与天下苍生。破圈不是盲目地追求新奇,而是主动挑战自我认知的边界,去接触不同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当我们打破思维的禁锢,心结也会随之松动,因为我们不再执着于固有的解决方式,而是拥有了更多打开心结的钥匙。

放下,是心学中最具智慧的哲学命题。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家讲“无为而治”,心学中的“放下”并非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积极的超脱。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在《定风波》中,他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放下荣辱得失的洒脱,让他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心灵的自由。心结往往源于我们对过往的执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而放下则是让我们专注于当下,不被过去的阴影笼罩,不被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困扰。当我们真正学会放下,心结便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内心会变得宁静而强大。

翻篇,是解开所有心结后的新生。它代表着与过去和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司马迁遭受宫刑后,没有沉浸在痛苦与耻辱之中,而是发愤著书,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用坚韧与勇气为自己的人生翻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翻篇不是遗忘,而是将过去的经历转化为成长的养分。每一个心结的解开,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翻篇则是在洗礼后重新出发。我们带着从心结中汲取的智慧,踏上新的征程,去书写更精彩的人生篇章。

升维、破圈、放下、翻篇,这四个步骤层层递进,相互关联,构成了解开心结的完整路径。它们是心学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解开内心的枷锁,让心灵重获自由,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生命的美好与真谛,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与坚定。

吴炜枫,男,八五后,湖北襄阳人,青年学者,法律工作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会员,阅文集团作家,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北大五四文学社社员,中国作家网会员,深圳市长青新诗学会副会长。《江山文学网》现代诗歌主编,《秋之韵文苑》副主编,《长青新诗微刊》执行主编,《星上文化传媒》编委。人民文学出版社“楚天杯”帅作文大赛一等奖、第四届“长江杯”中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二等奖获得者、2023年“风雅杯”新时代诗词美文笔会二等奖,著有《独观大略》一书。各类诗刊,文集,报纸和网络平台发表作品一千五余首。2023年12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