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会画僧来慈,偶遇外婆家一众女菩萨
文/南昌熊明
夏日访友会画僧,
来慈道场聚群贤。
外婆家乡居士在,
真寂写字亦安然。
——题记
抚河岸边,豫章之南,隐居着画僧来慈。他出入闽赣,化行南国,弘法利生,深得僧俗两众敬仰。
我与来慈法师相识十几年来,见证了法师于悲悯众生,布施爱心之外,在绘画艺术上自证自悟,勇猛精进,一超直入如来地的造化功夫。他以画兰著称于世,用佛法驭画法,赋画风以禅理,是故来慈法师笔下的兰花气韵生动,元气淋漓,于笔墨功夫之外,比一般世俗中的大师人物的兰花更多了一份幽玄之意,平添万般闲寂之境,实非常人所能望其项背。来慈法师平素里每有所思所悟,则将吉光片羽随手记录,名曰《幻尘法师语》,发布在网络,予后学、同道裨益颇多——
幻塵法师语:
多见线条老辣者,散气失魂,苍白呆板,不见润泽灵动,燥火气盛,滞讷无神。
“浮,滑,燥,戾,散”乃当代画坛之通病。
心燥气,火气大,少逸气,笔墨散,气不聚,故无韵致。
“骨,肉,气,血,魂”者,极为罕见,当笔笔有生机。
乙巳初夏,思念驱使我奔到抚河岸边荒野古寺去拜会来慈法师,本意是与法师探讨书画艺术的美学,讨教网络宣传新路径。谁料想,早有一众女菩萨捷足先登,在茶室品茗闻香,听师父说法。
来慈法师的茶室,亦是他的画室。东边一张茶桌,西边一张画案。东壁挂着他画的兰花,西墙悬着我抄的《心经》,见证着法师与居士的深情厚谊,彰显上来下慈法师的包容并蓄。佛家风范,令人感动。
女菩萨们来自我外婆的家乡进贤,听着乡音分外亲切。我也鹦鹉学舌,说几句进贤话,女菩萨们也甚是开心。于是乎,一边品茶闻香,一边谈论乡贤,我们居然有几个共同的朋友。只能说世界太小,因缘太广。听女菩萨谈生意轶闻,叹江湖险恶,陷阱颇多,端的是奸商重利无忠义,利欲熏心真无赖。
来慈师父说,今日缘聚,何不写几幅字送于女菩萨结缘?哈哈哈!惭愧,惭愧!既是法师提议,更兼老表亲情,老朽只好从了。
我于画案前端坐,凝神静气,使精神进入枯淡、超逸之境地,然后女菩萨出题,我挥毫书写,不消一刻,大功告成。虽谈不上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绝世精品,但还算不错,能够反映出书写状态中的那种禅定的静气,体现出一种精神的高蹈。我的书法发在手机微信上,无论省内省外的有缘人无不夸赞有禅味,有仙气,这仙气与禅味从何处得来?应该说大多数人来不及思考,或根本没有深究。其实,书法墨迹,亦是书写者心性修为的外泄。诚所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劈柴担水,都是修行。字如其人,真实不虚!
感恩画僧来慈法师的鼓励,让我克服心理障碍,在人稠广座里能够入定,在书写过程中能够进入无心无我,天人合一,心手相畅的境界,不负来慈法师的所托。我既没有带印章,落款也没有署名,只写了在哪里书写和题上“外婆家居士喝教正”的上款,作为夏日拜会画僧来慈法师的纪念。最后,只好延请来慈法师加盖他的闲章,姑且权当一次珠联璧合的的雅集吧!
不过,我翻看了画案上、长凳上摆放着的来慈法师的画作,尺幅偏小,气魄宏大。摇曳生姿,逸气纵横。墨分五色,气韵清雅。空谷幽兰,香远益清,郁郁纤纤,沁人心脾。怪不得他近来作画,都是用古董级的墨条,亲自磨墨呢。心气高,艺境高,眼界高,造诣高,故此,画僧来慈法师的作品能够格调清新,气格古雅,令人叹为观止。禅画一如,禅茶一味。个中法理,来慈知之。
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以下为画僧来慈法师画作
上图均为画僧来慈画作。以下为真寂涂鸦
南昌风尚志:理性冷静 有温度 有锐度
承接写私人传记、家庭小史。人世风景,前尘影事,都已成渔樵闲话,饭后谈资。
我写人物,摒弃假大空,拒绝千人一面。讲究直见性命,倾听肺腑之言,畅谈生命体验,还原人世间那年那月各色人等的任侠使气血泪情仇……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有故事的朋友,如果您也想向南昌熊明老师倾诉,不妨私信南昌熊明老师,南昌熊明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倾听。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南昌熊明,号泥巴道人、真寂。作家。独立文化观察家。书法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