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抱中的乡愁
黄学元
我的家乡黄家村,隐匿于江西省丰城市洛市镇的褶皱里,在洛市、秀市、桥东三镇交界处的群山之间,如一枚被时光珍藏的翡翠。当城市的喧嚣在耳畔渐远,记忆中的山村却愈发清晰,那三面葱茏的青山,那绕村蜿蜒的溪流,还有晨雾中飘来的擂茶清香,都在岁月里酿成了一首绵长的恋歌。

村庄的轮廓被三面青山勾勒得格外温柔。春山如黛,夏木荫荫,秋有稻香,冬有雪花,四季更迭间,山体的色彩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却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的生机。这些树木是村庄的天然屏障,亦是儿时的乐园——我们曾在林下追逐野兔,在山径采摘野莓,听鸟鸣穿过层层叠叠的绿叶,在耳畔溅起细碎的光阴。山脚下,一条小溪如银丝带般缠绕着村前的晒谷场,溪水清澈,倒映着蓝天上游过的云朵,也倒映着浣衣妇人的笑靥和牧童横笛的剪影。清晨的晒谷场则是另一番景象:竹筐里的青菜还沾着晨露,笼中的鸡鸭扑棱着翅膀,村民们用方言交谈着,朴素的言语里流淌着邻里间的信任与温暖。
最动人心弦的,还是山村的烟火气息。夏日的傍晚,巷子里总会响起“咚咚”的擂茶声。各家主妇将茶叶、芝麻、花生放入陶钵,以擂棍捣出馥郁的香气,再冲入煮沸的山泉水,一碗碗碧莹莹的擂茶便带着草木的清芬登场了。男人们摇着蒲扇围坐,孩子们捧着茶点嬉笑,茶香与欢笑声在暮色中弥漫,暑气便在这温馨的氛围里悄然消散。
离村三里许,庙前山如一位沧桑的老者,俯瞰着人间烟火。山势险峻处,曾有三进大殿的古庙,虽历经风雨坍塌,却在旧址上新生出一座小庙,香火终年不绝。每逢庙会,四邻八乡的信徒携着虔诚而来,在缭绕的烟雾中祈求风调雨顺。山风掠过檐角的铜铃,发出清越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世代相守的心愿——愿这方水土安宁,愿田间稻菽丰茂,愿炊烟永远袅袅升起在青山之间。
改革开放的集结号吹响了山村。青壮年们背着行囊踏上远方的列车,用勤劳的双手在城市里编织梦想。当他们带着积蓄返乡,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低矮的土坯房换成了整齐的楼房,青石板路蜕变为宽敞的水泥路,太阳能路灯将整个村庄照亮得如同白昼。曾经泥泞的晒谷场如今平整敞亮,每逢秋收时节,金黄的稻谷在这里铺成地毯,与远处山腰的黛绿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流动的田园画卷。

站在新楼的阳台上,远眺群山连绵,近看溪水潺潺,心中满是感慨。这片热土养育了一辈又一辈的黄家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托举起无数梦想,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未来。擂茶的清香里,藏着岁月的甘甜;庙会的烟火中,凝聚着生活的热望。无论走多远,故乡始终是心头的朱砂痣,是青山环抱中的一缕乡愁,是永不褪色的原乡精神。
愿这方土地永远被时光温柔以待,愿每一扇窗棂都映着万家灯火,愿每一条小径都通向幸福安康。当春风再次吹黄油菜花海,当夏夜的繁星再次缀满天空,我知道,家乡的故事正在青山绿水间续写着新的篇章……
最后,用这首《家乡抒怀》作为文章的结尾:三面青屏环古村/溪流玉带绕前垣/新楼拔地连霄汉/旧圃逢春漾晓暾/擂茶消暑话晨昏/蔬果盈筐乐巷门/寻鞍灵庙遗踪在/祈愿风调万代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