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将与孤独和平共处

就好像朋友聚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声歌唱,大笑开怀,可是都等不到喧嚣落幕,内心的孤独就已经在肆意滋长,势不可挡。
我每天孤独地坐在桌前不停写。谁能理解?没有人。夫人只会觉得我在做无用功,浪费时间,因为我写的小说根本不可能出版。即使我并没有因此耽误家务,辅导孩子,但写作本身更像是原罪。
人这一生,注定孤独。
朋友圈的点赞来得很快。健身打卡收获52颗爱心,加班照收到38个加油,连发张蓝天白云都有15人夸"滤镜好看",正如这一篇大江号一样。但你清楚,那个总秒赞的朋友可能至今忘记你长什么样了。
人类发明了微信群、钉钉群和QQ群。凌晨三点,随便哪个群扔个表情包,都能炸出十几个失眠的灵魂。大家八卦明星塌房、吐槽抠门老板、分享外卖红包,消息记录划三屏都不到底。
可要是你问"有没有人见过真正的我",安静的聊天框会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断了网。我们的精神世界看似丰富了,情绪价值好像也被虚拟网络世界给提供了,可是肉身却在这个现实世界越来越缥缈了。
刚刚和发小视频,他们记得你初中拿过歌咏比赛奖,念叨你高中总丢自行车钥匙,却不知道你我每天因为什么苦恼,和电脑里存着的只写了个开头的小说稿。
婚姻登记处来来往往。少量的情侣们背诵相同的誓言,拍摄千篇一律的照片,期待着除了自己没人在意的婚礼。隔壁还是婚姻登记处,大量的中年夫妻却都好像忘记了,曾经有过的海誓山盟和执子之手,撕破脸后的全是最恶毒的言语,不堪入耳。
一转身,20年就这样过去了,我们曾经的梦想终于被现实碾压成齑粉,甚至还来不及也找不到一个真心的朋友去诉苦。没人告诉我们这一代接不上班的80后,将来会有无数个夜晚,对着浴室水汽氤氲的镜子,你将无数遍反问,那个曾经秒懂自己的人究竟去了哪里。
科学家说地球每天产生2.5万亿GB数据。购物APP比你更清楚卫生纸囤货周期,导航软件记得你每次绕开的那条堵车路线,智能手环警告心率异常时,手机会自动弹出该备什么药。
可当你站在体检报告前,那些带加号的数字和全是DEF的治疗项目,始终拼不出"我TM到底是谁"?
幼儿园教孩子分享玩具,学校训练学生团队协作,公司强调跨部门合作。我们把所有事都变成集体项目,连看电影都要开个组群讨论。
但地铁里人人戴着降噪耳机,小心翼翼地维系着各自边界,就像火锅店九宫格沸腾时,几双筷子小心避开相邻格子。
书店最显眼位置摆满沟通秘籍,视频网站推送《高情商说话课》,知识付费平台兜售"快速拉近距离的36招"。
我们的微信里有几千个好友,却把真正想说的话都发给“文件传输助手”,真正想发的朋友圈都变成了仅自己可见。
有人做过实验:在纸上写最隐秘的心事,塞进漂流瓶扔进大海。三个月后,这个瓶子在三百公里外沙滩被发现。发现者拍视频上传网络,第二天有七百万人点赞,第三天文具店同款漂流瓶销量破万。
至于谁丢的漂流瓶,他现在怎么样了,没人在意。
顶级孤独不是荒岛求生,是站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发现所有信号灯都在为别人闪烁。不是无人对话,是每个深夜编辑大段文字又逐字删除,最后只发个月亮的表情。
80后的我们都集体进入到了一个阶段,不是缺乏陪伴,是结婚纪念日餐厅里,你们同时举起手机拍牛排,镜头却默契地避开对方眼睛;是同学聚会越来越难聚成;是越来越明白失去了最宝贵的是青春;是压力大了,翻遍全部微信好友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这种孤独像家里的冰箱,只有它知道你喜欢把牛奶放在左边门上,记得你上周二买的香蕉还没吃完,甚至在你手指悬在巧克力和冰阔落上方时,用更响的运转声发出的健身教练的警告。
但它永远不会说破,而你总在深夜盯着冰箱贴发呆。
所以有人开始在阳台种番茄,在手机便签写下心情,在通勤路上背圆周率,在家长会记录本画前桌的妈妈,在火锅蒸汽里朗诵诗歌。
这些细小的"无用功",就像冰箱每隔四小时的嗡鸣,在巨大寂静中制造恰到好处的噪音。
80后的我们终于学会和孤独签长期合同。它住在微信收藏夹的语音备忘录里,躲在公司楼梯间的防火门背后,藏在早餐煎蛋翻面的瞬间。
但就在你以为和它和平共处时,夜深人静无法入眠的那一刻,可孤独还是会狞笑地看着你,再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
是啊,我们这一代80后还没有长大,却快要退休了。最要命的是我们还生出来了00和10后,想想多么可怕啊!当然了,这又是另一篇文章该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