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赣商》专刊在南昌启动

2025-05-24 02:07 阅读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讯,2025年5月21日,小满时节,梅黄杏肥。为更好地宣传区域经济文化,助推区域经济贸易发展,讲好江西商人故事,弘扬赣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中国经贸《赣商》专刊在江西南昌正式启动,杂志副主编魏三军、《赣商》专刊负责人张金霞、刘漩;江西广电赣鄱儿女杂志社社长,赣鄱儿女网总编辑谢继乾,《粤商》专刊负责人郭保生等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

赣商大兴始于北宋时期,当时江西地区人口达446万,占全国 总人口的1/10,位居全国首位;历元至明,江西的这一经济优势仍继续保持,元初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江西人口达1400万,江西地区在册户、人口数分别占全国的20.2%和23.3%。而江西地窄人稠,故民多弃农经商。

赣商以其人数之众、操业之广、实力和渗透力之强称雄中华工商业,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1500多座江西会馆和万寿宫遍布全国。在湖广,有“无江西商人不成市”;在云贵川“非江西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

江西在两宋以后,由于得天独厚,人杰地灵,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历元至明,江西继续保持这一经济文化优势。由于地产丰富,盛产粮食、茶叶、陶瓷、纸张、布匹、木材……纳税在明孝宗弘治年代直至明神宗万历年代居全国第一。明代赣商的兴起是精明的江西人,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利用良好的地理经济环境。江西明代的移民运动实质上就是一种经济扩张,使江西商帮在以后的几百年称雄中华工商业。

赣商的兴起,推动全国和江西经济的繁荣,贸易的繁荣造就了江西商帮的辉煌:“瓷都”景德镇名扬万里;樟树无药,却成为“药都”有“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说;九江雄踞长江之滨成为当时极具影响的商埠,在当时江苏一带,市传“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以至于后来九江引起外国列强垂涎;商业繁荣,促进了江西各业的迅速发展,素有“江南粮仓”美名的江西,百业兴旺。

赣商在长期的商贸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创造了不少的财富,也形成了不少的流芳百世、令人景仰的人格精神。江右商那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合共赢的协作精神,以义制利的儒商精神、潜心学艺的钻研精神、童叟无欺的和谐精神、勇于排难的战争精神、稳扎稳打的务实精神、胸怀大志的进取精神。这都是江右贤才爱国之心、爱乡之情的综合反映,不仅饮誉乡里,而且传颂海内,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也包含着赣商创造中华最活跃的创业文化。比如瓷都、药都的地名,记载的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工商业文明,赣商称雄中华工商业900多年也反映了赣商的创业精神和显著业绩。一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家的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水平和经济竞争力。应该说,现在的江西人和过去的江西人没有太大的变化,当年赣商所有的特点,江西人仍然具备。现代的江西商人,有着比先辈们更开放的思想、更先进的理念、更开阔的眼界、更丰富的知识,更卓越的胆识、更无畏的气概,而先辈们的勤劳和节俭、诚信和务实将成为溶入现代江西商人血液中的优秀基因。

目前,全球各地活跃着600多万赣商,他们创办了20多万家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和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还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以及100多家上市公司。

中国经贸《赣商》专刊的推出,旨在宣传广大赣商群体为江西乃至全国创造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助力越来越多的“江西造”扬帆出海,登上更高的世界舞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