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区樟山中心小学课后钢琴兴趣班奏响启蒙乐章

2025-06-13 08:38 阅读
天空

“哆~唻~咪~” 稚嫩而认真的歌声,伴随着断断续续却充满生机的琴音,每周都准时从樟山中心小学明亮的音乐教室中流淌出来。本学期,学校精心打造的课后钢琴兴趣班,正为一批零基础的“小琴童”们开启美妙的音乐之门。在两位音乐老师充满爱心与耐心的引导下,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从懵懂好奇到初尝音乐创造的喜悦,活动过程充满探索与成长的乐趣。启程:走进音乐的“密码世界”兴趣班伊始,面对陌生的钢琴和“小蝌蚪”般的五线谱,孩子们眼中满是好奇与一丝紧张。第一课,老师们没有急于让孩子们触碰琴键,而是带领大家走进音乐的基础“密码世界”。1.  认识“音乐朋友”——音符:老师们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如“小蝌蚪”、“小气球”)介绍高音谱号、线、间以及基础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孩子们通过趣味卡片配对游戏,快速记住了这些新朋友的名字和模样。2.  感受节奏的“心跳”——打拍子:教室里响起了整齐的拍手声、跺脚声。老师用节拍器稳定的“滴答”声作为引导,孩子们跟着口令“1-2-3-4”,或拍击桌面,或轻点膝盖,甚至用小沙锤辅助,切身体验二拍子、四拍子的强弱规律。简单的节奏模仿游戏,让“拍子”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感知的律动。3.  唱响旋律的“地图”——唱谱:掌握了音符和节奏后,老师指着投影上的简单乐谱,带领大家进行“视唱”。从单个音“La~”的长音练习,到简单的“Sol-Mi-La”音阶上行下行,再到由两三个音组成的小短句。孩子们挺直小身板,张大嘴巴,努力唱准每一个音高。

唱谱环节不仅训练了音准,更让孩子们在开口歌唱中建立了对旋律线条的初步感知。探索:指尖触碰,初试啼声当基础的音乐知识在心中“安家”后,孩子们终于迎来了与钢琴“亲密接触”的激动时刻!1.  认识键盘“家园”: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钢琴键盘,认识中央C的位置,了解“白键邻居”和“黑键朋友”的排列规律。孩子们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触摸光滑的琴键,感受按下和弹起时不同的力度和声音。2.  右手“小士兵”上岗:** 学习正确的坐姿和手型是第一步。老师强调“小手要像握住一个小苹果”,手腕放松,指尖站立。孩子们互相检查,老师逐一耐心调整。接着,开始了最基础的右手单指单音练习——主要使用1指(大拇指)、2指(食指)、3指(中指)。3.  儿歌旋律指尖流淌:** 当孩子们能较稳定地用单指弹奏出Do、Re、Mi、Fa、Sol这几个音时,熟悉的旋律开始在教室回荡!老师们选择了最简单、最经典的启蒙曲目《一闪一闪亮晶晶》。①分解练习:老师先将旋律拆解成几个小节,带领孩子们先唱谱,再对应找到键盘上的音,一个音一个音地练习弹奏。强调“看清音符、找准琴键、手指落下、保持时值”。②慢速串联:孩子们尝试将几个小节连起来,老师用清晰的口令“预备~弹~”,引导大家保持统一的速度。虽然节奏还不太稳,音与音之间偶有停顿,但当完整的旋律片段第一次从自己指尖流出时,孩子们的小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兴奋和自豪。边弹边唱,快乐加倍!最欢乐的时刻莫过于此!老师鼓励道:“让我们一边弹,一边大声唱出来吧!” 顿时,琴声与童声交织在一起,“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孩子们专注地盯着琴键或乐谱,努力协调着手指的动作和嘴巴的歌唱。虽然配合尚显生涩,但那投入的神情和自发的笑容,是学习音乐最动人的画面。除了《一闪一闪亮晶晶》,像《小星星》变奏、《玛丽有只小羊羔》等简单旋律也陆续成为孩子们挑战和展示的小曲目。成长:点滴进步,自信萌芽每一次活动,都见证着孩子们的进步: 从需要老师逐个指出音符位置,到能自己快速识别谱面上的“小蝌蚪”;从拍子忽快忽慢,到能较稳定地跟随节拍器;从弹奏单音时的犹豫不决,到能较流畅地完成一小段旋律; 从不敢开口唱,到能自信地边弹边唱。老师在课堂上不吝啬鼓励:“你的手指站得真稳!”“这个音唱得真准!”“这一遍比上一遍连贯多啦!” 孩子们也在彼此的琴声和掌声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展望:音符种籽,静待花开课后钢琴兴趣班,不仅仅教授弹奏技能,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热爱音乐的种籽。

通过系统而充满乐趣的活动过程——从认识谱子、打拍子、唱谱子,到指尖初探键盘、弹唱简单儿歌——孩子们体验了从无到有的创造乐趣,锻炼了专注力、协调性和坚持的毅力。在两位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下,这群音乐小苗正在青樟园里,沐浴着艺术的阳光,悄然生长。期待未来,他们能弹出更优美的旋律,唱响更快乐的童年!

(潘雯欣,邱玉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