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 扬帆职业瀚海,童梦绽放光芒
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关心关怀少年儿童成长成才,2025年6月28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青禾筑梦,萤火扬风”社会实践队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江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以“职海启航,童心筑梦”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志愿者们用真诚与热情搭建起知识与心灵的桥梁,陪孩子们共度了一段满载欢笑与成长的夏日时光。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亲切的自我介绍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随后带领大家制作“个性名片”——在明信片上写下姓名、爱好,让彼此快速熟悉。“大风吹”“击鼓传花”“抱一抱”等经典破冰游戏接连上演,教室里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追逐与协作中学会倾听、懂得配合,原本陌生的脸庞渐渐绽放信任的笑容。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为每位孩子发放了心情记录日记,鼓励大家用贴纸、文字和图画记录每日感受,让喜怒哀乐都有处安放。同时,一份份承载着生命力量的“植物罐头”送到孩子们手中,寓意着小小绿植将与他们一同扎根土壤、向阳生长,也在心中悄悄播下责任与希望的种子。

“家乡是田埂上的蜻蜓,是方言里的乡音,是归途的港湾。”志愿者们先以生动的讲述分享了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特色美食与风景,随后重点介绍了共青城市的垦荒文化与共青精神,讲述了共青城的故事,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深深扎根这片土地
听完介绍,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画纸上勾勒心中家乡的模样:错落的房屋、穿梭的汽车、葱郁的树木、澄澈的天空……每一幅画都是对家乡最朴实的告白。尽管岁月如梭,家乡在随着科学的进步不断发展,但孩子们心目中对家乡的最初印象永远不变。

“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消防员逆行守护……”职业课堂上,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常见职业的意义,让孩子们对“长大后想成为谁”有了更清晰的思考。课堂尾声,一张张便签纸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被贴上黑板,汇聚成一棵枝繁叶茂的“梦想之树”,每片‘叶子’都闪耀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懵懂向往,也藏着他们对世界最本真的好奇与想象。

夕阳西下,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幕。志愿者与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在心灵的交融中读懂了教育的真谛——所谓成长,正是用真诚播下种子,用陪伴静待花开。愿孩子们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在探索世界的路上,永远保有这份纯真与勇气。
未来,志愿者们将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深耕实践育人,通过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架起连接童心与成长的桥梁,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追梦之路。
文字:叶滢 饶雨涵 李立莹
图片:叶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