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代代传,童心向党筑未来

2025-07-03 06:40 阅读
熊玉朋

  2025年7月1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青禾筑梦,萤火扬风"社会实践队赴共青城市江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围绕"红韵流芳·文脉赓续"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图为当天实践队与领导合照,通讯员  叶滢 摄

红船启航 精神传承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教室,南湖红船的故事已悄然在孩子们心间荡起涟漪。志愿者以娓娓动听的讲述,带领孩子们认识了一面面神圣的旗帜——镰刀锤头交织的党徽诉说着工农联盟的初心,鲜艳的党旗飘扬着革命先烈的热血,五星红旗闪耀着新中国的荣光,还有那军旗猎猎、队旗飘飘,每一面旗帜都是一部浓缩的史诗。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的小手高高举起,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党徽上的锤头代表工人阶级!""我要当解放军保卫国旗!""我要做老师讲党的故事!"这些纯真的誓言,犹如清晨最晶莹的露珠,折射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的光芒,让整个教室都沐浴在爱国主义的温暖光辉中。

图为红色大讲堂,通讯员  聂颖瑶 摄

冒险闯关  红星少年

    红色基因代代传,童心向党筑未来。 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的"红色冒险记"将课堂化作时光长廊,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烽火岁月的奇妙旅程。在"红军物品知多少"环节,斑驳的军用水壶,破旧的草鞋等革命文物静静述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在"我心目中的小红军"讨论中,孩子们用纯真的想象勾勒出勇敢坚毅的小红军形象。最令人动容的是闯关环节——"智慧殿堂"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勇气擂台"上跃动着拼搏的身影,"团结营地"中绽放着协作的芬芳。当孩子们齐心协力完成最后一个挑战时,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的不仅是胜利的喜悦,更有对红色精神最真挚的领悟。这场寓教于乐的红色之旅,让革命传统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每个幼小的心灵。

图为红色冒险记课堂,通讯员 聂颖瑶 摄

领导关怀   砥砺前行

     下午的支教课堂迎来了一份特殊的温暖,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詹焰明与江益镇文明实践专干张骥宇一行走进教室时,志愿者们正在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领导们静静站在教室后方,认真观摩着教学全过程——詹主任时而俯身查看孩子们的课堂笔记,时而用手机记录下精彩的教学瞬间;张专干对志愿者们将"诚信""友善"等价值观融入课堂的教学方式频频点头。临别时,领导们勉励支教队员要继续保持这份教育热忱,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番殷切嘱托让全体成员倍感振奋,更坚定了传承红色薪火的使命担当。

图为领导观摩教学课堂,通讯员  叶滢 摄

红星闪耀   童心向党

     夕阳的余晖洒在教室里,孩子们戴着崭新的红军帽,帽檐下的眼睛闪闪发亮。"红星闪闪放光彩~"清澈的童声在教室回荡,每个音符都跳动着纯真的赤子之心。志愿者们看着孩子们挺直的背脊和专注的神情,仿佛看见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的光芒。当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时,那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这一刻,红色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心田,而志愿者们也在孩子们闪亮的眼眸中,看到了教育最动人的模样——那是信仰的传承,是薪火的接力,更是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光。

图为制作完红军帽,歌唱红军闪闪,通讯员 聂颖瑶 摄

      "青禾筑梦,萤火扬风"社会实践队以教育薪火传承红色基因,用青春行动诠释时代担当。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与鲜红的党旗交相辉映,见证了红色血脉的代代相传。

 文丨熊玉朋,翁孟莉,李立莹

 图丨聂颖瑶,赵雅雪,叶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