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飞扬绘青春 田间劳动显担当
为响应国家号召,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组织优秀学生团队,于今年暑期在大江边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天是活动第五天,实践团队继续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创意绘画和田间劳动,为村民提供服务,深入体验乡村生活,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一、飞盘彩绘,创意飞扬展童真
清晨的阳光温柔洒落,大江边村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实践队员们与村中儿童围坐一堂,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飞盘绘画之旅。洁白的飞盘铺陈在桌面上,彩色画笔在孩子们手中轻快游走,绘出一个个充满想象的世界。
"我想画一个太阳,给飞盘带来温暖!"一位小女孩兴奋地分享着她的构思。旁边的队员俯身微笑:"这个想法真棒,再添些云朵和小鸟怎么样?"在轻声交流中,孩子们眼睛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将奇妙想法转化为缤纷色彩。
活动现场,队员们不时俯身指点,耐心引导孩子们发挥创意。有的孩子画出五彩斑斓的花朵,有的描绘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创造出自成一格的抽象图案。笔触交错间,飞盘逐渐被童趣十足的图案填满,每个作品都承载着孩子们纯真的梦想。

二、田间劳作,挥洒汗水助农忙
下午五时,暑气尚未完全消散,实践团队已带着劳动工具走进村边的玉米地。青翠的玉米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队员们迅速投入农忙,帮助村民收获成熟的玉米。
田间地头,队员们穿梭在青纱帐中,双手熟练地握住饱满的玉米棒,用力一掰,"咔嚓"声响此起彼伏,金黄的玉米便应声落入手中。骄阳似火,汗水顺着队员们的脸颊不断滑落,浸湿了衣衫,但大家毫不在意,一心专注手中动作。
"这些大学生真能吃苦!"正在劳作的村民感慨道,"这么热的天还来帮我们收玉米,真是帮了大忙。"队员们的行动不仅减轻了村民的劳动负担,更在汗水中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夕阳西下,劳动接近尾声。看着田边堆成小山似的玉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奉献的快乐。一位队员擦着汗说:"虽然很累,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到村民的认可,一切都值得。"

三、实践感悟,青春力量润乡村
当天的活动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乡村的热情与担当。飞盘绘画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能,田间劳动则让队员们深入体验农事艰辛,增强了劳动观念和节俭意识。
今天的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乡村实际需求。艺术创作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田间劳动则实实在在帮助了村民。这种'文化+劳动'的实践模式,让学生全面能充分地了解乡村生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随着夕阳西下,第五天的活动在晚霞中圆满结束。队员们整理好工具,踏上归途。连续五天的深入实践,让队员们与村民建立了深厚情谊,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积极搭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本次“三下乡”活动,恰似一座桥梁,一端连着充满朝气的校园,一端连着亟待振兴的乡村。活动中,青春力量蓬勃涌动,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学子们在服务社会、认识国情的过程中,践行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用脚步和汗水,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留下坚实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