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韵寻文脉,赤心忆峥嵘

2025-07-03 20:27 阅读
网友376256

赣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易堂九子·宁韵薪传”实践队在江西省文艺学会易堂九子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及学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文乡诗国”宁都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和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青年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文化根脉,传承红色基因。

翠微谒先贤,易堂启新思

上午,“易堂九子·宁韵薪传”实践队踏着层层山路,追寻明末清初易堂九子的文化足迹。在江西省文艺学会易堂九子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谢帆云、廖平平的引导下,队员们观摩石刻碑文,了解明末清初九位学者在此著书立说的历史。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到易堂九子经世致用的思想,由此联想到学院“文以载道,学以致用”的院训,要写有用于世的文章,要做有用于世的人才。山风拂过林稍,在翠微峰的山间,实践队员感受着先贤的教诲,感悟到要用传承创新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图为专家为实践队员讲解易堂文化

寻红色记忆,承文化薪火

下午,“易堂九子·宁韵薪传”实践队来到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参观了多个主题展厅。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影像,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反围剿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战术。同时,实践队开展了“三讲一悟”课堂,文学院江梅玲老师和江西省文艺学会易堂九子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谢帆云、廖平平分别授课,对毛主席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展开分析,实践队员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要将红色基因和文化传承相结合。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纪念馆

此次实践活动以脚步丈量历史,以心灵感悟传承。在红色记忆与文化根脉的交织中,青年学子既触摸到革命先烈的热血忠魂,又体悟到易堂九子的文脉薪火。展望未来,实践队员将自觉担当文化传承使命,让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王广福 严爱铃 李雨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