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法梦,情暖华山村
2025年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普法润乡”社会实践队继续深入都昌华山村,展开了一场融合法律调研与法治宣传的“三下乡”深度实践。队员们以脚步丈量乡土,用专业浇灌希望,在问卷与宣讲的交织中,为乡村未成年人撑起法治晴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
调研先行,聚焦“法”与“兴”
上午,由一部分队员组成的问卷调查小组,携带精心设计的《乡村振兴政策和乡村振兴法普及状况调查问卷》和《农村群体法律普及与实施调查问卷》,叩响村民家门。问卷紧扣两大核心:一方面深入探查村民对未成年人保护和社会保险法的了解程度、乡村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广泛征集村民对乡村产业发展、环境治理、文化建设的真知灼见。队员们耐心倾听,细致记录。在村民李大叔家中,谈及留守儿童心理关怀时,他道:“小孩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受了委屈也不爱说,学校管学习,可心里头的事谁顾得上?”这份质朴的忧虑,被队员们郑重记下。半天时间,足迹遍布村落,采集典型案例与鲜活建议数十条,为精准普法和乡村振兴研究夯实了数据根基。

匠心筹备,打磨“法”课堂
与此同时,宣讲组的队员们正在为下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做准备。队员们结合前期资料与前一天的调研反馈,对PPT内容进行动态优化——将生硬法条转化为生动的图解和本村孩童可能遭遇的真实场景;精心挑选剪辑了关于防欺凌主题的普法动画短片;反复测试互动游戏“背后传声筒”与“传递悄悄话”的流程;整理好为孩子们准备的的精美文具和普法宣传手册。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只为让法律的种子以最鲜活的方式播撒进童心。
法润童心,规范“童”行路
下午四点,华山村委会会议室化身充满法治氛围的“普法小课堂”。数十名村里的孩子带着好奇与期待齐聚一堂。宣讲在队员们亲切的开场中拉开帷幕。精美的PPT成为视觉焦点,“拒绝校园欺凌”板块以对比鲜明的漫画讲述应对之道;“网络安全小卫士”则通过真实案例警示网络陷阱。穿插播放的普法短视频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之后邀请孩子们上台进行游戏环节,现场掌声、笑声此起彼伏,法律知识在轻松愉悦中内化于心。 活动尾声,实践队队员们为每一位积极参与的孩子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具礼物——笔记本、蜡笔、橡皮等。这不仅是一份物质鼓励,更是一份承载着法治期望的珍贵礼物,法律的温度在此刻具象化。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实践队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中国,以专业回应时代课题。在华山村,青春与乡土碰撞,法治理念与振兴梦想交织。队员们以真诚与智慧,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们不仅是法治星火的传递者,更是助力振兴的躬行者,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华章。(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