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探微·护安暖心·调研笃行
七月的风裹挟着盛夏的热情,7月4日,我们“三下乡”实践团队以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传递温暖,在非遗传承、安全守护、助老服务与基层调研中,镌刻下独属于这个夏天的青春印记。
羽韵匠心,触摸非遗温度
实践活动开始,我们踏入非遗羽毛画工作室。一根根轻盈的羽毛,在非遗传承人的巧手下,化作花鸟虫鱼、山水楼阁,栩栩如生。传承人耐心地为我们讲解羽毛画从选材、染色到拼贴的繁复工艺,指尖翻飞间,传统技艺的魅力尽显。我们还亲手尝试羽毛拼贴,虽手法生疏,但在与非遗的亲密接触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匠人对技艺的坚守,也希望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领略这份独特的艺术瑰宝。

防溺宣传,筑牢安全防线
离开工作室,我们走进栗坂村,化身防溺水安全宣传员。通过张贴醒目的防溺水海报、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普及防溺水知识。我们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野外游泳的危险性、溺水自救与互救方法。看到村民们认真聆听、频频点头,我们深知,每一次宣传都可能为一个家庭守护住平安与幸福。

助老认证,传递关怀力量
随后,我们来到高龄老人家中,协助他们完成养老补助认证工作。面对部分老人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情况,我们耐心指导、手把手帮助。有的老人听力不好,我们便凑近耳边大声讲解;有的老人眼神不佳,我们就逐字逐句念出操作步骤。完成认证后,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拉着我们的手连声道谢,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温暖与满足,也让我们更加懂得关爱老人的意义。

问卷调研,倾听基层声音
最后,我们在村里发放调研问卷,围绕乡村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倾听村民的心声与诉求。大家认真填写问卷,积极分享自己对乡村发展的看法与建议。我们仔细记录每一份反馈,希望能将这些珍贵的声音传递出去,为乡村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稳、更好。

一天的行程充实而有意义,从非遗传承的感悟,到安全知识的传递;从助老服务的温情,到基层调研的思考,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收获满满。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力,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更多温暖而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