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学子调研广昌姚西景区莲花产业 探路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深入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5年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赴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姚西景区,实地考察莲花种植产业并开展农户调研,聚焦莲子产量与收入、土地利用等核心问题,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高校智慧。
姚西景区地处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村,以种植规模超千亩的莲池为核心景观,2016年获得“世界最大莲池”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当日5点30分,实践团成员迎着清晨的阳光,向着姚西景区出发。7时左右抵达姚西景区万亩莲田。放眼望去,粉白莲花与碧绿莲叶相映成趣。已有数名农户正穿梭其间进行采摘作业。“我们这片莲田是姚西景区的核心种植区,占地约1500亩,每年6至8月是盛花期,也是采摘旺季。”当地农户介绍道。

在随后开展的农户调研中,团队采用“问卷+访谈”形式,与农户深入交流。在景区附近的莲田旁,实践团成员遇到了正在采摘莲子的农户。“大娘,今年莲子的产量怎么样?”团队成员主动上前询问。大娘擦了擦汗,说道:“今年天气还不错,莲子产量比去年略有增加,每亩大概能收150斤左右。”当问及莲子价格时,大娘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产量上去了,但价格却不太理想,今年鲜莲子每斤收购价在6元左右,比去年低了2元。希望能有更稳定的销售渠道。种植收益较低,不如外出务工。”

随后,实践团成员又走访了多位农户,发现莲子价格下跌是普遍现象。“主要是今年市场上莲子供应量增加了,而收购商却没有明显增多,所以价格就被压下来了。”一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农户分析道。针对这一情况,实践团成员建议农户们可以尝试发展莲子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制作莲子罐头、莲子粉等。在土地利用方面,农户们反映,由于长期种植莲子,部分土地出现了肥力下降的问题。“为了提高产量,我们不得不增加化肥的使用量,但这又导致了土壤板结。”农户说道。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农户们介绍了江西农业大学研发的有机肥料和轮作种植技术。“轮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团队成员向农户们详细解释道。

调研中还发现,景区近几年持续举办莲花文化旅游节,开展赏莲、摄影、研学等主题活动。配套建成旅游公路、停车场、观景台等设施,开发农事体验与党建研学项目。姚西景区虽已形成“种植+旅游”初级产业链,但存在品牌影响力不足、电商销售占比低等问题。同时,据当地农户所说,游客们存在着乱采荷叶荷花、垃圾不清理等不良行为。
一天的调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收获颇丰。“这次调研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团队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计划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并将相关建议反馈给当地政府和农户,为广昌县莲花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广昌县白莲种植历史超1300年,2024年全县白莲产业综合产值达18亿元。江西农业大学此次实践活动作为2025年暑期“三下乡”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践结合。看到万亩莲田不仅是风景,更是农户的“致富田”,我们农科学子更应发挥专业所长,为产业振兴添砖加瓦。 (通讯员 于鸿睿 王家伟 李祖祥 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