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走进姚西村:聚焦耕地现状与产业发展

2025-07-04 23:14 阅读
Asahi

为深入了解乡村耕地现状,助力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团委“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来到广昌县姚西村,在参观莲花池的同时开展耕地与农业相关调查访谈。姚西村莲花池位于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村,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观赏性最强的赏莲区。

图为莲花池现状。李硕供图

抵达姚西村后,实践队员对当地莲花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姚西村有着“中国莲花第一村”的美誉,盛夏时节是白莲产出的旺季。数据调查显示,广昌白莲种植历史有1300多年,种植白莲面积稳定在11万亩左右,通心白莲年总产约9000吨,白莲产业年综合产值超36亿元。实践队员的调研工作包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询问莲花种植规模、日常管理等情况。在与农户的攀谈中,实践队了解到,莲花虽为姚西村特色产业,但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获取更真实的信息及数据,实践队员在农户身旁边剥莲蓬边进行访谈。农户们坦言,莲花种植虽为姚西村特色,但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农药化肥使用成本高,政府补贴不足,加重了生产负担;长期高强度种植,缺少轮休等科学土地利用规划,使得土地肥力逐渐退化,影响莲花及其他农作物生长;同时,种植收益相对较低,年轻劳动力更倾向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流失严重,莲花种植主要以70后为主力,年轻一代对种植技术掌握不足且返乡积极性不高。此外,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游客增多却也带来新问题,部分游客素质欠佳,存在乱采荷叶、荷花、莲蓬现象,破坏莲田景观与生态,给农户造成损失,却缺乏有效监管措施。

图为实践队员们与农户交谈。曹婧冉供图

在耕地土壤调研方面,实践队设计了详细的《广昌县耕地土壤退化问题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受访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耕地面积、种植作物、耕地质量变化等。队员们走进农户家中、村头广场,耐心向村民讲解调研目的,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问题。从问卷反馈与面对面交流中发现,当地耕地存在因种植强度过高、缺乏休耕轮作规划,导致肥力退化的问题。部分农户反映,长期连作莲花等作物,土地“后劲不足”,影响产量与品质 。同时,农药化肥使用成本高、政府补贴不足,也让农户在投入上有所顾虑,挤压了种植收益空间。

实践队成员们将耕地土壤退化、种植成本与收益失衡、劳动力传承难题、产业保护与发展矛盾等问题逐一梳理,结合专业知识,与农户探讨改善耕地质量、优化种植模式的可能性,比如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依赖,提升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同时,思考如何借助姚西村莲花产业特色,拓展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户收益,吸引年轻劳动力回流。

实践队员们此次在姚西村的调研过程充分彰显了农大学子对农民、农村、农业的关心与支持,广袤的莲花田与连绵的青山不仅是实践活动的成果见证,更是他们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彰显。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贴近农户生活,对耕地保护与特色农业发展的关联有了深刻认知。今后的日子里, “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将继续结合专业优势,为当地耕地保护、莲花产业升级建言献策,期望以青春力量,助力姚西村破解农业发展难题,让千亩莲花田不仅是乡村美景名片,更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坚实支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绽放更绚烂光彩,也为更多乡村开展耕地与产业调研提供实践参考,传递高校服务“三农”、赋能乡村发展的温度与担当。

图为“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于姚西村合影。曹婧冉供图

通讯员:李硕 王家伟 李祖祥 于鸿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