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有“艺”思!2025年非遗漆扇香囊体验课,让老手艺会“说话”

2025-07-05 11:19 阅读
老谭

7月4日,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三下乡实践服务队怀揣着“育童心·传文脉”的赤诚初心在九江市湖口县马影镇海山社区开展非遗漆扇·香囊体验活动。

传承香囊之药韵,健康与文化翕合

香囊为器,纳百草而藏医道;香方作魂,循君臣以续非遗。“童心苗圃”实践服务队依托药学专业特色, 在马影镇海山社区开展“香囊   制作”活动。活动创新采用"科普讲解+实践制作"双轨并行模式,通过图文并茂的理论授课,系统阐释香囊所承载的千年文化底蕴,深入解读传统香料的药用价值与养生智慧;同时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由实践队员现场示范助眠安神、驱蚊防虫、提神醒脑等多种香囊制作技法。活动现场,小朋友们积极参与香囊制作实践,在实践队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辨识艾叶、薄荷等中药材,了解其药用功效,并亲手完成香囊制作。

图为实践队为小朋友讲解香囊香料功效

稚子之手亲制香囊,既是对非遗的生动守护,亦是对药香里智慧的初识,于指尖方寸间体悟古法匠心。一位刚做完香囊的小朋友说:“我缝的香囊里装了薰衣草和檀香,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呢,我要回家给妈妈也做一个,让她睡觉的时候能一直香香地做梦!”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学习中医药知识。这不仅令香囊制作技艺薪火相传,更将中医药文化生动有趣地传递,实现了非遗保护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社区负责人对本次活动效果给予充分肯定,期待今后开展更多类似的文化传承活动。

赓续漆扇之髹韵,匠艺与文心契合 

为赓续千年非遗文脉,让传统技艺在童心中扎根生长,实践队怀揣“育童心·传文脉”的赤诚初心,带领当地孩童探秘传统髹漆美学。实践队队员手持天然漆料,向孩子们示范晕染技法,以斑竹扇坯为底,将朱漆、黑漆交替点染于扇面边缘。队员以历史脉络为纲讲解非遗技艺,从汉代竹骨髹漆工艺切入,解析明清“七遍上漆”工序,阐释纹样中牡丹富贵、松鹤延年的吉祥寓意,将工艺原理转化为可认知的文化知识。在沉浸式非遗课堂中,实践队设计的“漆韵探秘,寓教于乐”问卷化作联通古今的文化纽带。

图为实践对为小朋友讲解非遗漆扇文化

 孩子们循着问卷中的暗藏的工艺密码,在队员指导下动手实践,体验漆扇制作,感受非遗魅力。当青春的创意与千年非遗技艺相遇,漆扇晕染的文化密码自然转化为可感知的美学体验。在马影镇的非遗课堂里,大学生们用青春之力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髹漆之韵在非遗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碰撞中焕发新生。

图为实践队与小朋友拍照留念

千年非遗如不灭的火种在时光长河中守望,三下乡实践队的青春身影以滚烫热忱奔赴乡土——那些藏在锦缎针脚里的香囊芬芳、流转于漆扇骨纹上的釉色诗行,便在青年学子俯身细研的姿态中,与蓬勃朝气碰撞出传承的新声。当青春身影与非遗技艺在马影镇的夏日里相遇,恰是新时代大学生以知行合一的姿态,在乡土中国的版图上书写“强国有我”的鲜活注脚。(高菁 谭佳欣)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