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学子赴“白莲之乡”调研 助力特色产品振兴盛

2025-07-05 15:44 阅读
不想想名字

盛夏7月,莲叶田田。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一行11人奔赴"中国白莲之乡"——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开展以助力特色产品振兴为主题的调查。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加工车间,通过科技支农、产业调研等形式,为当地白莲特色产业发展注入青春智慧。  姚西乡作为种植莲子产业的代表地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队员们探秘了当地有着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世界上最大的莲池,深刻感受到莲子的自然美,在改善了当地的空气质量的同时也吸引了外来的游客,从而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图为媱西乡莲池风光图 陈宏供图

莲子作物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村民讲到这里从1300年前就开始种植莲子作物,可见莲子在此地的盛行。莲子产业的蓬勃发展,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这“绚烂光彩”之中也存在着影响莲子产业发展的五大问题:政府补贴不足、农药化肥等肥料使用成本过高、种植强度过高没有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种植的效益较低、劳动力流失、游客对莲子的损坏以及百姓对政府的政策不太了解。针对以上问题,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青年实践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中展示队员们在当地进行调查问卷 李硕供图

为精准对接农户需求,实践队提前与广昌县农业农村局对接,针对当地白莲种植痛点,设计了“五个一”服务:一场技术培训、联合江西省农科院专家开展“莲田套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示范;一套诊断方案:采集20份土壤样本,实验室分析后提供精准施肥建议;一次田间诊疗:针对莲腐败病,推广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一本操作指南;发放图文并茂的《白莲标准化生产日历》;一个线上答疑群:建立“广昌莲农技术服务群”,长期提供远程指导。如何让“土特产”变身“金招牌”?实践队走访了当地5家白莲加工企业,发现广昌白莲虽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但产业链仍以初级加工为主,附加值较低。莲子的产量关系到百姓的生活质量,受现在养殖牲畜环境的制约,农户将化肥代替了原有的有机肥,化肥的不适当使用、水土的流失以及天空的“不作美”等因素导致了莲子收成的不景气,同时也降低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对此,政府应该加大对百姓的补贴,为百姓们减轻一些担子。在调研的过程当中,实践队参观了江西省耀莱农产品有限公司,在这里,队员们穿上无菌服,全程观摩从通芯莲到莲子汁、莲蓉月饼的深加工流程。同时也了解到该公司正在通过互联网直播来拓宽销售渠道,这也是当代各行各业为推动产业发展而需要靠近的一种销售渠道。  

图中展示队员们参观江西省耀莱农产品有限公司 曹婧冉供图

莲香袅袅,步履不停。在这场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中,青年学子正用专业知识与赤子情怀,谱写新时代的“爱莲说”。此次调研不仅为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确定了一个大概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了解到了农户们所面临的问题,为之后农产品的研究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调研之后我们也将将这些问题反馈给广昌县政府,为推动广昌莲荷产业突破传统加工模式,向科技化、绿色化、高值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李祖祥、王家伟、于鸿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