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科院“瑞火照于途”实践队红井行:饮水思源,青春悟初心

2025-07-05 21:08 阅读
吴怡馨

2025年7月4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瑞火照于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瑞金红井革命旧址,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前,回溯军民鱼水情,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在青春步履中闪光。

红井:一口井里的为民史诗

图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 实践队队员黄艺供图

1933年,瑞金沙洲坝缺水严重,群众只能饮用脏水塘水。毛同志带领军民掘地数米,亲手铺砂石、垫木炭,让清澈甘泉喷涌而出。这口直径85厘米的水井,不仅解了群众饮水难,更成为“一心为民”的精神象征。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百姓立碑铭记,“红井”之名承载着跨越时代的感恩与追思。

石碑下的岁月回响

图为实践队队员认真听讲解 实践队队员黄艺供图

在退役女军人讲解员的讲述中,队员们围站红井旁。“毛主席当年和大家一起挖井,手磨出泡也不停……”讲解员的话语,将80余年前的火热场景生动还原。实践队队员小李感慨:“课本里的故事,今天终于‘摸’到了温度。”

清甜井水的传承脉络

图为实践队队员喝红井水 实践队队员韩颖供图

“来,尝尝红井水!”在旧址工作人员帮助下,队员们亲手从井中舀水。沁凉的水珠溅在掌心,仿佛接通历史脉络——这汪清泉,曾润养红军征尘,如今又浸润青年心田。“水很甜,更甜的是先辈心里装着百姓的心意。”队员小王饮着井水,眼神透亮。

稻田边的青春强音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麦田合影 实践队队员黄艺供图

午后,实践队来到红井旁的稻田。蓝天白云下,队员们手持国旗列队合影,稻浪翻涌呼应青春誓言:“把‘为民初心’背进背包,把奋斗脚印留在乡土!”这一幕,与红井历史光影交织,成为最鲜活的传承注脚。

青春悟:从“吃水”到“担当”的跨越

“红井教我们的,不只是‘感恩’,更是‘接力’。”实践队指导老师表示,此次红井之行,让队员明白“为民服务”是当年挖井的汗水,更是如今乡村振兴的脚步、基层服务的热忱。

队员们纷纷表态:有人计划以专业助力乡村文旅,有人想把红井故事带进课堂。“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做‘续水人’!”这句心声,在红井畔久久回荡。

从“挖井便民”到“青春担当”,江西师大科院实践队以红井为镜,照见初心分量。这汪清泉,既润养沙洲坝土地,也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浇灌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奋斗之花。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