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爱润童心支教队开展音美融合课程点亮乡村美育之光
为深耕乡村美育教育,以艺术滋养儿童心灵,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爱润童心支教队于2025年7月2日在支教地开展 "艺启童心" 主题美术与音乐融合课程。通过 "海洋奇遇记" 美术课与 "音符跳跳糖" 音乐课的沉浸式教学,让乡村儿童在艺术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累计服务当地学生 80 余人次。
海洋知识小课堂:探秘蔚蓝世界的奇妙居民
支教队员李同学以互动问答开场:"谁知道会发光的海洋动物有哪些呀?" 通过 PPT 展示灯笼鱼、水母等生物的发光原理,配合手偶道具模拟海豚跃出水面、海龟划动鳍肢的姿态。特别设置的 "海洋冷知识" 环节中,当孩子们得知章鱼有三个心脏时,纷纷发出惊叹声。"原来小丑鱼和海葵是好朋友,它们会互相保护!" 三年级的小语在笔记卡上认真记下知识点。接下来,支教队成员教孩子们画了海马。孩子们看着自己画的作品,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余音绕梁:音乐课堂里的节奏狂欢
在音符家族分类环节,孩子们手持彩色卡片扮演不同音符:红色卡片代表二分音符(♩-),蓝色卡片对应全音符(♩———)。"全音符要站满四拍,像大树一样稳稳站好!" 队员王同学敲响三角铁计时,孩子们根据节拍数做出相应动作 —— 二分音符拍两下手,四分音符踏两下脚,八分音符则快速点两次头,现场俨然一场生动的 "节奏阅兵式"。在节奏游戏环节,支教队员用拍手、跺脚打出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组合节奏,孩子们需快速模仿。进阶版 "音乐情景剧" 中,孩子们分组演绎《小红帽》故事,有的用三角铁敲击代表森林风声,有的用铃鼓摇晃模拟外婆的摇椅声。"大灰狼出场时我敲了重音鼓,这样更吓人!" 扮演猎人的小哲分享道,现场充满欢声笑语与掌声。

"看到孩子们画的海洋动物眼睛里都闪着光,突然理解美育的意义不仅是技法教学。" 队长徐同学在课程总结中写道。此次美术课通过 "知识认知 - 创意表达 - 生态启蒙" 的教学设计,让乡村儿童在掌握绘画技巧的同时,建立对海洋生物的情感联结。据悉,爱润童心支教队将延续 "艺术 + 科普" 的教学模式,后续计划开展 "森林动物绘"" 昆虫微观世界 " 等系列课程,用画笔为乡村儿童打开认知自然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