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七•七事变
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7月7日是什么日子了,您知道七七事变吗?还是说不知道,其实如今社交软件的热搜榜上娱乐八卦常常占据前列,而历史纪念日的相关话题往往需要刻意推动才能看见,甚至有的孩子在课本里读到卢沟桥时,会好奇的问,这是不是个景点儿?
88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7日从来都不是可以模糊的某一天,因为这一天日军用士兵失踪的“谎言”炮轰宛平城,第二十九军的士兵们在城墙缺口处用身体堵住枪眼,佟麟阁将军的战马永远倒在了南宛的血泊里,他最后喊的是“死守阵地”。赵登禹师长身中数弹,怀里还揣着还没有来得及寄出的家书。从那一天开始,20多万中国妇女被强征为慰安妇,180多万中国同胞被抢掠成劳工,南京城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惨遭杀戮,是2000多次的化学战争,是120多万亲人溃烂的躯体,是3500多万同胞在战火中消亡,是930多座城市的沦陷。从那一天开始,无数家庭的炊烟永远留在了那个夏天。有人说都过去这么久了,记不住很正常,但历史从来都不是过去式。去年卢沟桥纪念馆的志愿者们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来自一位90后的姑娘,她说她的爷爷是29军的老兵,临终前反复7月7日别忘,于是她便每年来到纪念馆做讲解员,她说怕爷爷的记忆在她这一代断了。
我们记住今天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为了守住一份清醒,就像老北京人总要给孩子们讲卢沟桥的狮子,那些狮子有的没了耳朵,有的断了爪子,都是当年炮弹留下的痕迹,它们站在那里88年了,不是为了展示伤痕,而是为了告诉每一个经过的人和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如果再有人问7月7日是什么日子,我们或许可以轻轻地告诉他,1937年7月7日有一群人用命告诉我们什么是家国,可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就像宛平城墙上的弹痕模糊却深刻,正是这些无名者的命拼出了“家国”二字最沉重的注解。家是屋檐下的炊烟,而国是护着炊烟的城墙,家是怀里的家书,而国是能让家书抵达的土地。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怕自己的子孙后代不知道什么是中国。
88年过去了,如今卢沟桥上的狮子还在,城墙上的弹痕也还在,他们在替那群人看着今天的万家灯火,而我们记住他们就是在记住家国不是抽象的词,而是有一群人用生命把“中国”二字刻进了民族的骨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