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畲乡—井大学子探索“白莲+非遗”振兴密码
莲田飘香,彩带翻飞。在江西永丰这片山清水秀的畲族聚居地,井冈山大学“青言青语薪火传·畲乡苏区聚同心”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1日至4日深入山岭、表湖、恩江镇等地,聚焦畲族白莲产业与畲族非遗文化,开展了一场沉浸式、体验式、思政化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他们用青春脚步丈量畲乡热土,用专业智慧赋能文化传承,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上了一堂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大思政课”。
山岭畲族村:白莲产业背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山岭畲族村,实践团与村党支部书记深入交流,了解到当地以白莲种植为支柱产业,通过“白莲+水稻”轮作模式,既保护了耕地肥力,又提升了生态效益。然而,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白莲产业面临人才断层、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村支书坦言,虽然尝试通过直播带货拓展市场,但因缺乏年轻人才支持,成效有限。
面对这一困境,实践团成员结合新媒体运营、品牌包装、短视频传播等专业知识,提出了“直播+短视频+社群营销”的推广方案,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为白莲产业注入“青春动能”。此外,成员们还体验了畲族服饰、参与民俗活动,深刻感受到畲族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与深厚底蕴。


表湖畲族村:非遗传承的“破局”之路
走进表湖畲族村文创产业基地,全自动绣花机与手工畲绣并存,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非遗传承人雷彩英向实践团介绍了畲绣的发展历程。自2003年畲族乡成立后,畲绣才逐渐走向市场化,但因工艺复杂、耗时长、传承人断层,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针线活耗费时间,效益不高,接班人也越来越少。”传承人雷彩英的话语中满是对非遗未来的担忧。实践团成员在与她深入交流后,提出了“非遗+直播”“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发展建议,并承诺将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畲绣之美,让更多人看见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恩江镇八一社区:白鹤拳呼唤“新传人”
7月4日,实践团在恩江镇八一社区采访了白鹤拳传承人雷甘秀。雷老师深情讲述了白鹤拳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困境,并现场带领社区孩子和实践团成员一起练习白鹤拳。拳法刚柔并济,动作舒展有力,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民族武术的魅力。雷老师呼吁:“希望更多年轻人能了解并传承我们的民族武术,让白鹤拳不再只是老一辈的记忆。”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通过短视频、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助力白鹤拳的传播与推广,让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他们用镜头记录非遗传承的坚守,用文字书写民族文化的魅力,用青春回应时代召唤。
青春赋能非遗,大思政课在路上。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对畲族文化的深度探寻,更是一场以青年视角参与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大思政课”。井冈山大学“青言青语薪火传·畲乡苏区聚同心”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文化体验、产业调研,深入挖掘畲族文化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行走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族文化的根脉,用镜头记录非遗传承的坚守,用专业赋能乡村产业的发展,用青春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让民族团结在实践中薪火相传,让文化自信在青春中熠熠生辉。(文/张妮 姜赵昊;图/文俊瑶 张妮 王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