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桥古村传文化——赣东学院“智绘乡梦”实践队
7月5日,来自大学生暑假“三下乡”赣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智绘乡梦”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走进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双塘镇竹桥古村,开展“探访竹桥古韵・践行三乡使命”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对竹桥古村的探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发展。

一、古村探遗寻踪
早晨,队员们走进古村深处,探访“将军堂”,凝视先辈影像,聆听往昔烽火岁月;在传统药铺,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感受古人智慧。漫步古村石板路,队员们还参观了徐特立民居等建筑并且进行了亲身体验,伞下的身影穿梭在砖石瓦砾间,探寻红色记忆与人文底蕴,古老的风谷车、斑驳的牌匾,都成为历史的“讲述者” 。
二、古建文脉探微
活动中,队员们沿着古村的青石板路,参观了总门楼、中门楼等明清古建筑,感受着600多年的历史韵味。队员仲小涵现场讲解了古村“七星伴月”的水塘布局、“学祠一体”的文化特色,让队员们深刻领略到竹桥古村“儒商并重”“崇文重教”的深厚内涵。

队员刘畅给队员们讲解了仲和祠堂。仲和祠堂门上有十根门簪,有来头十足之意。中门一般不开,只有村中长者来了,才会打开。左右大门上分别有“入孝”、“出弟”四个大字,“入孝”和“出弟”,这是出自《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团结兄弟朋友。这“弟”字通“悌”。

三、古村探乡土情
古村的日光里,队员们踏入寻常人家。青砖墙下,与村民亲切交流,凝视长辈面容,聆听岁月故事。在握手的温度中,触摸乡土人情,让青春脚步,与古村烟火、百姓心声同频共振,以交流为桥,探寻乡土深处的温暖与力量 。

在实践调研中,队员们以脚步丈量乡土,深入了解乡村发展脉络,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每一次走访,都是对乡村文化传承使命的深刻领悟,更是践行"三下乡"服务初心的生动注脚。爱国情怀与探索精神,在古村实践中焕发出时代光彩,为持续助力乡村发展凝聚力量。
(莫小倩 吴乐萱 仲小涵 张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