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光辉足迹,见证乡村巨变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寻迹悟新,振兴乡村”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奔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石门村,感悟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

实践队抵达石门村后,队员们首先来到蓝冠噪鹛科普博物馆。村党代表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蓝冠噪鹛的名字由来、生活习性以及其生育周期等相关知识。蓝冠噪鹛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喜干净,每日需洗两次澡,一般在每年四月至七月产卵。通过当地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蓝冠噪鹛的数量从最初的两百多只增长至六百多只。这一增长数字背后,是石门村全体村民对生态保护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石门村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监测、开展科普教育等一系列措施,为蓝冠噪鹛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村民们自觉遵守生态保护规定,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村党代表介绍,石门村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们带头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宣传等工作,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同时,石门村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将朱子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加强文化教育等方式,石门村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在旅游经济方面,石门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蓝冠噪鹛的优美姿态,体验到传统的农耕文化,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氛围。石门村还通过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如蓝冠噪鹛观赏节、农耕文化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农耕文化方面,石门村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通过建设农耕文化展示馆、开展农耕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游客们深入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同时,石门村还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在红色研学方面,石门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通过讲述革命故事、参观革命遗址等方式,让青少年们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传承红色基因。石门村的多元业态发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石门村的实践证明,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生态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多元业态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只有将这四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队队员们将把在石门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带回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举办讲座、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向同学们宣传石门村的乡村振兴经验,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关注乡村振兴,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石门村的乡村振兴实践,是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在今后的发展中,石门村将继续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富裕、和谐的乡村。同时,石门村也将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石门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是一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道路。在党建引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多元业态发展的共同作用下,石门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我们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石门村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婺水寻踪 知行润乡”社会实践队张子迈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