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志愿者走进敬老院 青春暖流浸润夕阳红
为深入践行“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2025年7月5日,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红韵筑梦张公”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市进贤县张公镇敬老院,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情暖夕阳红,爱驻敬老院”的志愿服务活动。
青春暖流进院门
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庭院中纳凉的老人热情跟大家打招呼。老人们见过不少访客。可当看到年轻人来,还是打心眼里高兴,你一言我一语唠着,盼着有人陪自己说说话,简单的互动藏着对热闹和陪伴的期待。

挥汗清扫焕新颜
实践队队长郭艺迅速组织队员分工协作。大家拿起扫帚、拎起水桶、擦拭锅灶。在敬老院的庭院、走廊和厨房里忙碌起来。很快,两个多小时的清扫让院落亮堂起来,但比窗明几净更醒目的是,年轻人汗湿的后背与老人驻足观望的眼神形成的对照。我们总说“劳动光荣”,可在敬老院的语境里,清洁工具更像一把钥匙,打开的是“被需要”与“被看见”的双向通道:志愿者们用汗水证明着行动的价值,老人们则在被服务的过程中,重新确认自己依然值得被牵挂。

农大桃酥甜心坎
农大桃酥在老人们手中反复摩挲的细节,藏着比“谢谢”更重的分量。物质馈赠从来不是敬老的核心,真正动人的是那份“特意为你准备”的心意——这不是简单的“精神慰藉”,而是让生命故事得以延续的庄严仪式。

倾听往事话家常
分发礼物的间隙,队员们坐在老人们身边,亲切地拉起了家常。就像 73 岁的张爷爷讲述漏风教室里的读书声时,年轻人屏息倾听的姿态,其实是在完成一场跨越时代的致敬。当89岁的赵爷爷对着革命剧落泪,当他颤抖着复述峥嵘岁月,那些被岁月磨钝的记忆突然有了鲜活的听众。

张公镇敬老院院长看着眼前的温馨场景,不由感慨:“老人们见了孩子笑得最久。”这话里藏着一个朴素的真相:比起物质供养,老人更需要的是“参与感”——参与一场对话,参与一次被铭记,参与年轻人带来的青春朝气。志愿者们或许未曾深思,他们倾听的不只是往事,更是一个时代最后的回响。
这个夏天里的相遇,与其说是“奉献”,不如说是一场平等的交换:年轻人用行动理解了“衰老”不只是生理现象,更是需要被承接的生命重量;而老人们则用皱纹里的笑意证明,所谓传统美德,从来不是教科书里的教条,而是在递过一块桃酥、倾听一段往事的瞬间,自然生长出来的温度。
据悉,“红韵筑梦张公”社会实践队是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立足专业特色、结合地方需求组建的志愿服务团队,此次敬老院之行作为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成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未来,江西农业大学将继续组织更多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奉献中成长,在实践中担当,让青春之花在社会服务的广阔天地中绚丽绽放。(杨杰 宋喻辉 付卓晨 郭艺 应润欣 邓雅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