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泽沃野,星火相传”社会实践团支教行圆满收官
南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泽沃野,星火相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 2025 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4 日走进南昌县幽兰镇开展支教活动。

乐剪书心,科画墨耘。本次支教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水彩笔、五线谱、彩纸剪刀和科学实验箱搬进了乡村课堂,为孩子们开设了美术、音乐、剪纸、科学小实验等课程。志愿者老师们引导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感知美,在歌声律动中传递温情,在手工制作中体会静心,在科学探究中发现奥秘。课堂上,孩子们全神贯注投入学习,在 “做中学” 里掌握各类知识技能,脸上洋溢着专注与喜悦。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与温暖陪伴,让孩子们在收获本领的同时,更获得心灵的慰藉与情感的滋养,真正实现 “趣味成长” 与 “心灵护航” 的双重目标。


课业护航,书海扬帆。午后时分,阳光洒落,支教实践团队有序开展课业辅导活动。面向低年级学生,志愿者老师们通过绘本共读形式,用温柔的语调讲述着一个个奇妙故事,引导孩子们展开积极讨论,课堂氛围活跃热烈;针对高年级学生课业需求,老师们则俯下身来,逐题梳理知识点,用清晰易懂的语言拆解复杂问题,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疑问,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在支教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愈发高涨,专注的眼神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学习成果与效果正逐步显现,这一切都生动展现了支教活动深厚的育人价值。


书憩动间,童趣绽放。当课业辅导的笔尖暂歇,孩子们卸下课堂的拘谨,在这片空地里肆意奔跑、畅快嬉戏,每一个身影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志愿者老师们则将户外化作欢乐的舞台:从欢快的双人‘肩夹纸’游戏到充满创意的‘趣味跳绳’运动,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舒展筋骨、挥洒汗水,清脆的笑声与欢呼声在空气中久久回荡。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了体魄,更让同伴之间的默契在一次次互动中悄然生长,那份无需言说的默契,如同藤蔓般无声无息间攀满整个童年时光,为这段短暂却珍贵的支教记忆增添了无数鲜活而温暖的色彩,成为孩子们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片段。


童心防溺,安全 “童” 行。三下乡期间,志愿者老师们化身安全守护者,每天轮流为孩子们开启别开生面的防溺水课堂。他们把生硬的安全准则编织成充满童趣的故事,用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鲜活形式,带领孩子们认识水域风险、学习自救。在课堂上,志愿者老师们眼神里的关切如同暖阳,话语中的耐心似清泉流淌。每一次生动讲解都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间悄悄扎根;每一句暖心叮嘱都似一道防线,慢慢筑牢他们的安全意识。这些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筑起守护平安的高墙,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让这份特别的 “安全课” 成为三下乡活动中温暖而坚实的底色。

此次三下乡活动虽只开展五天,孩子们说起时眼睛却亮晶晶的:短短几日里,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了不少养分,多样的实践体验更是让大家觉得新鲜又充实,孩子们一致认为,这些丰富的活动内容就像一盏明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志愿者老师们也纷纷表示:借助三下乡的平台,自己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得到了全面提升;更让他们感到幸福的是,收获了与孩子们之间珍贵的友谊,这份情谊成为了记忆中最温暖的片段。


未来,“三下乡” 志愿者老师们将继续怀揣 “用知识点亮乡土” 初心,让乡村的孩子能够挣脱地域局限徜徉知识海洋,为其插上逐梦翅膀,织密乡村教育毛细血管。无数微光汇聚,助力孩子们在未来征途中放飞梦想、收获喜悦,以点滴行动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人才活力。(作者:钟景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