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悟,满地滚动的,不过是多年前就松开手的那些疑问

2025-07-10 19:49 阅读
青苔社


□闻君

起初是山,  
后来山只是形状。  

起初是钟声,  
后来听见寂静在回荡。  

起初抄写经文,  
后来都忘了写的是什么。  

起初寻找答案,  
后来问题也成了答案。  

起初数着念珠,  
后来绳子突然断了——  

满地滚动的,  
不过是多年前  
就松开手的  
那些疑问。

关于《悟》的对话

问:您这首诗的'“起初-后来”结构很有特点,是怎么想到用这种对比方式的?

答:其实就像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看见表象,后来才慢慢看清本质。写的时候,我故意让每个“后来”都比“起初”退后一步。

问:“山只是形状”这句特别妙,能说说当时的创作想法吗?

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大家应该都有同样的体验,在山里住久了,会发现“山”这个字反而挡住了真实的风景。就像我们给事物命名后,就习惯用概念代替体验了。

问:中间段“抄写经文”'到“忘了写的什么”,这个转折很耐人寻味...

答:有段时间,我练毛笔字,天天抄《心经》《道德经》,某天突然发现自己在机械地写,根本不记得内容——这不正是最生动的'执'与'破'吗?"

问:"最后'念珠断了'这个意象太震撼了,您是怎么构思的?"

答:绳子绷得太紧就会断啊。我们数念珠求开悟的样子,不就像抓着救命稻草?其实该放手的,早该放手了...

问:所以那些“滚动的疑问”…

答:都是我们舍不得放下的执念。真正的好问题,从来不需要答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