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607668
2025-07-11 16:13 阅读
#暑期“三下乡”# #赣鄱大地书写青春# 东华理工大学:青春脚步丈量乡土 点滴服务温暖人心 夏日的风,吹过于都河畔,也吹进了基层乡镇的田野巷陌。这个暑假,一群佩戴着党徽团徽的年轻身影——东华理工大学“赣核青年”志愿服务队,成了村里最亮眼的风景。他们奔走在乡间小道,蹲坐在农家院坝,把知识、安全和温暖,化作一件件贴心的实事,送到了乡亲们的心坎上。 核科普,田埂上讲出“实在话”! “赣核青年”志愿服务队邀请王有群副教授带来一堂“接地气”的核科普课。他避开专业术语,用种地的例子给讲解:核技术如何培育更壮实的种子(如“鲁原502抗旱小麦”),如何精准灭虫不伤庄稼,如何改良土壤肥力。“哦!原来‘核’不是吓人的,是帮咱多打粮食的好帮手!”一位老农的感叹道出了科普实效。团队还创新融合传统文化,指导村民制作漆扇,在扇面上绘制核能发电站图案,让核科普在传统工艺中“活”起来。 筑安全,闯关游戏练就“真本事”! 针对乡村暑期安全痛点,团队开展了“安全教育进乡镇”活动。在“乡村安全‘驿’家亲”宣讲中,志愿者聚焦防溺水、防触电、防诈骗三大主题,讲解“六不准”防溺水原则和“三不一多”防诈骗口诀。更吸引人的是“安全教育定向越野”:孩子们在“救生圈传递大作战”中学习团队协作与溺水救援知识,在防触电“警报大挑战”中强化危险认知,在防诈骗“话术拆穿”小活动提升应变能力。活动后村民反馈:“孩子记住了正确救援方法,我也学会了防诈骗技巧!” 留温情,快门定格“全家福”! 志愿服务队暖心走访村民家庭。他们分组入户,耐心倾听老人讲述过往故事,用镜头记录岁月痕迹;与孩子们互动游戏,捕捉纯真笑脸;精心为家庭拍摄全家福,调整站位、角度力求完美。当日晚,志愿者连夜处理照片,调整色彩、对比度,完成打印与塑封。次日将饱含温暖的照片送到村民手中,村民们惊喜感动,连连道谢。快门声记录下珍贵的团圆瞬间,架起情感的桥梁。 传薪火,童声诵读“颂党恩”! 团队深耕红色文化,开展“童心向党 赓续薪火”主题教育。大桥村妇联主席李颂为孩子们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事迹。志愿者则带领孩子们参与“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红色趣味活动,并策划举办“青春心向党,文化润乡村”青少年朗诵比赛。孩子们按幼儿组、少年组、青少年组登台,用普通话自信诵读对祖国的热爱,《十送红军》的激昂旋律响彻夏夜。村民赞叹:“孩子们在台上大声朗诵的样子,特别动人!” 东华理工青年的脚步,踏踏实实丈量着乡土。他们把高校智慧转化为服务村民的生动实践,为乡镇村民播撒下知识、安全与温暖的种子。正如大桥村党支部书记陈星宇所言:“这些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青春服务基层的故事,仍在红土地上续写新篇。(文/欧阳威 图/廖小冬、陈璐、宋枳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