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筑梦话别离,推普薪火传赣南

2025-07-11 23:16 阅读
与君

7月11日,赣南师范大学“青衿传普韵·新语沁赣南”春蕾推普实践团在赣州市大余县新城镇王屋岭村圆满完成了为期数天的推普课程教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最后一天的课堂上,队员们以温情总结与殷切寄语为实践活动画上句点,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普通话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种子,也为这段难忘的乡村教育之旅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温情收官:小红花兑换成长记忆

在最后一课中,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回顾了前几天的学习内容,从爱国诗歌朗诵到传统节日文化,从规范发音练习到文明礼仪养成。队员们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小红花兑换”环节,孩子们用课堂上积攒的小红花换取读本、绘本、水彩笔、毛笔等学习用品。每一份奖品都承载着对孩子们坚持学习的鼓励,也寄托着队员们“以语言为桥,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期望。 

“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一名小朋友紧紧攥着刚兑换的绘本,不舍地问道。简单的对话里,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是对实践团成员们的真挚情感。 

图为孩子们用小红花兑换学习奖品

最后一课:叮咛中的成长寄语  

 临别之际,队员们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人生课”。从“待人要真诚”到“学习贵在坚持”,从“保护传统文化”到“学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队员们结合自身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传递为人处世的道理。 

“希望你们记住,普通话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连接中华文化的纽带。”实践团队长轻声叮嘱。孩子们认真点头的模样,让在场的家长和队员们动容。课程结束后,全体队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灿烂的笑容,也为这段推普之旅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难舍难分:乡情浇灌推普之花

活动结束时,许多家长特意赶到教学点,向实践团表达感谢。“孩子这几天回家都会用普通话和我们分享学到的知识,真的进步很大!”一位村民拉着队员的手说道。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实践团能延长教学时间,让孩子们在普通话和传统文化学习中收获更多。

从初到王屋岭村时的生疏,到离别时村民们的依依不舍,春蕾推普实践团以专业与热情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队员们走村入户的推普宣传、课堂上的生动教学,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更让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深入乡村。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兑换奖品后合照

薪火不熄:推普之路永不止步

当夕阳洒在王屋岭村的田野上,实践团的旗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短短数天里,孩子们从腼腆到自信,村民们从方言交流到主动尝试普通话,这些变化正是推普工作最生动的注脚。实践团以青春之力,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赣南红土地上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离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春蕾推普实践团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将继续带着推广普通话、传播文化的使命,让语言的“共通之声”响彻更多乡村,让爱国与传承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赖兰慧 王妍妍 王金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